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名为《感皇恩·其二》。他以阅读《庄子》为契机,表达了对庄子哲学的感悟以及对友人朱晦庵去世的感慨。词中“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描绘了作者沉浸在庄子和老子的哲学书籍中,暗示他对道家思想的深入探究。“会说忘言始知道”则体现了庄子主张的无言之教,认为通过领悟而非言辞才能真正理解道的真谛。
“万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流露出词人对繁琐言辞的反思,认为过多的语言难以表达真正的智慧,甚至有些可笑。接着,“朝来梅雨霁,青青好”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以此转换心情,寄寓对生活的热爱。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纷扰世事的厌倦。“白发多时故人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朋友凋零的感慨。“子云何在”借汉代学者扬雄(字子云)的典故,怀念朱晦庵,希望他遗留的学问能得以传承。“江河流日夜,何时了”以江河日夜流淌比喻人生的无尽,表达了对人生终将结束的无奈和对永恒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道家哲学的思考,也有对友情和生命的感慨,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陈家有女年正芳,修容毓秀居兰房。
诗书女诫过目诵,保抱诸弟淑且良。
父母生平最钟爱,明珠在掌门楣光。
一朝许为舒氏妇,夫婿贤美年相当。
通名纳采币行久,及时待叶于飞祥。
宦游浙上甫堪羡,客死淮阴殊可伤。
蓬山愿结连理树,丹穴竟作孤栖凰。
含悲扼吭气顿绝,从一以殁礼所防。
寸心贞烈贯金石,万古大义扶纲常。
玉环击断痛莫续,宝剑误分终共藏。
始知至性本天赋,况乃茂族由冠裳。
英灵飒爽骨不朽,镇重富媪摩穹苍。
事君携贰返不逮,泯灭何异露与霜。
更生有传我欲继,作诗聊为先揄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