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田汩汩鸣流水。风飐秧波靡。前山过雨后山晴。
门掩槿篱翠滴、湿衣襟。江村三月鹃啼去。
不放残春住。野棠开过断桥西。
且忍伶俜归梦、莫教迷。
平田汩汩鸣流水。风飐秧波靡。前山过雨后山晴。
门掩槿篱翠滴、湿衣襟。江村三月鹃啼去。
不放残春住。野棠开过断桥西。
且忍伶俜归梦、莫教迷。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三月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平田汩汩鸣流水",以流水声起笔,形象地展现了田间流水潺潺的生动画面。"风飐秧波靡",微风吹过,稻田里的秧苗随风摇曳,富有动态感。
"前山过雨后山晴",通过前后山的天气变化,暗示季节的转换,也寓含着生活的起伏。"门掩槿篱翠滴、湿衣襟",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门前的槿篱翠绿欲滴,连衣襟都沾染了湿润,营造出宁静而湿润的氛围。
下片转向抒发诗人的情感。"江村三月鹃啼去",杜鹃鸟的啼叫预示着春天即将逝去,"不放残春住"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野棠开过断桥西",野海棠的盛开增添了春色,但诗人却只能忍受离愁别绪,"且忍伶俜归梦、莫教迷",他忍耐着孤独的归乡之梦,不愿让自己的思绪迷失在无尽的思念中。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江南乡村春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昼长暝。帘前但有鸩声,绝少蜂影。
万花都睡静,一树雪梨,墙角孤迥。愁蛾懒整。
且独自、商量窥镜。
瘦减非关春病,只冷落小红楼,久无人同凭。休省。
敞轩话雨,回廊拜月,变作深山径。
绿鹦喑怕打,悄看空梁,香泥污帧。
天终不醒,尽旧恨、新愁交迸。觉夜长还日永。
更衣要、备三时,温凉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