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幽更幽,寒灯常皎皎。
隔溪人未醒,枕上钟声晓。
禅林幽更幽,寒灯常皎皎。
隔溪人未醒,枕上钟声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禅林景象。首句“禅林幽更幽”以“幽”字双提,强调了禅林环境的深邃与宁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寒灯常皎皎”一句,通过“寒灯”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光线的清冷,也暗示了禅修者内心的清明与坚定。寒夜中的灯光,虽微弱却始终明亮,象征着修行者不灭的信念和对真理的追求。
“隔溪人未醒”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与孤独感,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梦乡之中,只有诗人独自一人在禅林中静坐,与自然对话。最后,“枕上钟声晓”将时间的流转与心灵的觉醒巧妙结合,钟声打破了寂静,唤醒了沉睡的灵魂,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新的思考与领悟即将展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修行中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宇宙真理的追寻,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公安民田入水底,不生五谷生鱼子。
居人结网作耒耜,耕水得鱼如得米。
高田鱼落田反芜,生鱼之地变生蔬。
网亦从之变其用,环葱绕芥如围鱼。
以蔬佐鱼生已蹙,以网作篱还诧目。
苟且穷算得新创,何遽丝乃不如竹。
蔬花蔟蔟蔬叶披,猫戏网中鸡隔窥。
想见鸬鹚与猵獭,出入篱际驱鱼时。
不愁网破篱无补,但惧水反鱼游圃。
此时篱倒蔬亦无,顿顿餐鱼奈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