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诛求下户贫,抗章恳白上官嗔。
与其重敛毒千室,宁以深文中一身。
吏务循良邦有赖,士虽贫贱气宜伸。
空烟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
奉命诛求下户贫,抗章恳白上官嗔。
与其重敛毒千室,宁以深文中一身。
吏务循良邦有赖,士虽贫贱气宜伸。
空烟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内心冲突和处境。开头两句“奉命诛求下户贫,抗章恳白上官嗔”展示了官员必须完成对贫困户口的调查任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政策可能带来的不公正的不满。
第三、四句“与其重敛毒千室,宁以深文中一身”则透露出作者宁愿自己承担责任,也不愿看到更多人受苦。这里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权力可能导致的滥用行为的反思。
下面两句“吏务循良邦有赖,士虽贫贱气宜伸”表达了官员在执行公正、廉洁的愿望,以及即便是贫穷之人也有尊严需要被尊重。
最后,“空烟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则是诗人对美好景致的一种留恋和不舍。这里通过“桃花水”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寂感。
整首诗通过官员的视角,探讨了权力、责任和个体尊严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执行任务时个人情感与职责之间的矛盾。诗中既有对公正的追求,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位宋代士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