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郑器先一首》
《寄郑器先一首》全文
宋 / 王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与子如兄弟,为人痛疾雠。

暂时离别去,且欲谤谗休。

敢忘秦方瘠,深知越共舟。

少须三径就,他日再追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èngxiānshǒu
sòng / wángruǎn

xiōngwèiréntòngchóu

zànshíbiéqiěbàngchánxiū

gǎnwàngqínfāngshēnzhīyuègòngzhōu

shǎosānjìngjiùzàizhuīyóu

翻译
我愿与你像亲兄弟一样,共同对抗世人的痛恨和仇敌。
暂时分开是为了避免流言蜚语,让诽谤平息。
我怎会忘记秦国的困苦,深知我们曾同舟共济。
不久后我会回到简朴的居所,期待将来能再次一同游玩。
注释
兄弟:亲密无间的友情关系。
痛疾雠:深恶痛绝的敌人。
暂时:短时间的。
谤谗:诽谤和恶意中伤。
秦方瘠:秦国的困境。
越共舟:共同经历困难时期。
三径:隐士住处,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追游:重逢游玩。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厚情谊和期待重逢的诗句。首两句“与子如兄弟,为人痛疾雠”表明诗人视友人如手足般珍贵,与其关系之亲密,如同生死与共的兄弟一般,共同承受着世间的磨难和疾病。这不仅是对朋友深情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接下来的“暂时离别去,且欲谤谗休”表达了一种暂别的无奈和对流言蜚语的不屑一顾。诗人在面对朋友即将到来的分别时,虽然内心感到不安,但却选择了超然物外,不为世间的闲言碎语所扰。

“敢忘秦方瘠,深知越共舟”则是诗人对于过往共同经历的回忆和珍视。这里的“秦方瘠”可能指的是某个艰难的时期或地点,而“越共舟”则象征着两人像同乘一船一样,共同度过了难关。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这段情谊的不忘和珍惜。

最后,“少须三径就,他日再追游”表达了一种期待重逢的情怀。“少须三径”意味着不久之后将会在某个地方相聚,而“他日再追游”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和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充满温馨与渴望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王阮
朝代:宋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猜你喜欢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

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

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

僧自老,松自新,流活活,无冬春。

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偏依佛界通仙境,明灭玲珑媚林岭。

宛如太室临九潭,讵减天台望三井。

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

且复迟回犹未去,此心秪为灵泉留。

(0)

玩花词

今朝造化使春风,开拆西施面上红。

竟日眼前犹不足,数株舁入寸心中。

(0)

叹花词

前日满林红锦遍,今日绕林看不见。

空馀古岸泥土中,零落胭脂两三片。

(0)

送人南游

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

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

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

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

(0)

护犊横身立,逢人揭尾跳。

(0)

寄徐济进士

往年疏懒共江湖,月满花香记得无。

霜压楚莲秋后折,雨催蛮酒夜深酤。

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

出得函关抽得手,从来不及阮元瑜。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