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霜苔雪冷飘萧。断魂潮。送轻桡。
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
江北江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
愁多病多腰素消。倚清琴。调大招。
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
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
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
雁霜苔雪冷飘萧。断魂潮。送轻桡。
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
江北江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
愁多病多腰素消。倚清琴。调大招。
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
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
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密的《明月引·江城梅花引(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的画面。"雁霜苔雪冷飘萧",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通过雁阵、霜雪和凋零的苔藓,展现出季节的变迁和孤寂之感。"断魂潮"三字,寓含离别之情,轻舟摇曳,似乎承载着主人公的离愁。
"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描绘了女子在高楼之上,夜晚梦见吹奏玉箫的情景,暗示了思念与梦境中的美好愿望。接下来的"江北江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情,云天相隔,人影难觅,只有泪水伴着雨滴,寄托无尽的哀愁。
下半部分,词人转向自我抒发,"愁多病多腰素消",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身体的衰弱。"倚清琴。调大招",借抚琴表达深沉的情感,而"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则揭示了时光流逝、孤独无依的落寞。最后,"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以月色花影映衬内心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春光易逝,而心事未了。
结尾"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词人反复追问春天,春天却无声无息地再次来临,将思绪引向远方的西湖,但具体是哪座桥,却未明说,留下无限遐想,也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变迁的深深感慨。
快意每不至,伤心来自多。
十年五痛哭,安得鬓不皤。
之子入梦想,长眉双颊酡。
魂气既何之,耳侧犹弦歌。
月上高林枫,月落幽社萝。
怪魑攫人命,阴壑森蛟鼍。
吾闻圣明时,沴不干太和。
重华不可溯,千古当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