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香雪。更照溶溶月。管被司花嫌太洁。
故遗啼鹃溅血。方舒笑脸迎丹。两声深院珊珊。
有底春愁未诉,向人红泪阑干。
菲菲香雪。更照溶溶月。管被司花嫌太洁。
故遗啼鹃溅血。方舒笑脸迎丹。两声深院珊珊。
有底春愁未诉,向人红泪阑干。
这首元代姚燧的《清平乐》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感伤的画面。"菲菲香雪",以雪喻花,香气四溢,暗示了花朵的纯洁和娇嫩。"更照溶溶月",月光映照在雪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朦胧的氛围。然而,"管被司花嫌太洁",似乎花的洁净惹得管花神(主管花卉的神灵)生厌,这寓言式的表达透露出主人公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忧虑。
"故遗啼鹃溅血",通过杜鹃鸟凄厉的啼叫,象征着春天的哀伤即将来临。"方舒笑脸迎丹",转而描绘花朵在春光中绽放,尽管短暂,却依然尽力展现其鲜艳。"两声深院珊珊",深院中的回声,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
最后两句"有底春愁未诉,向人红泪阑干",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那无法言说的春愁化作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洒落,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哀伤并存的情感世界。
既老心愈空,新凉体差健,登山每嗔扶,对案亦强饭。
平生百事嬾,惟酒不待劝,迨此桑落时,一醉适我愿。
羸然云水身,本非朱紫楦。
少犹耻枉尺,老敢欺方寸。
但令死瞑目,余事何足论。
不见鹿门翁,全家事潜遯。
风卷征尘,堪叹处、青骢正摇金辔。
客襟贮泪。
漫万点如血,凭谁持寄。
伫想艳态幽情,压江南佳丽。
春正媚。
怎忍长亭,匆匆顿分连理。
目断淡日平芜,望烟浓树远,微茫如荠。
悲欢梦里。
奈倦客、又是关河千里。
最苦唱彻骊歌,重迟留无计。
何限事。
待与丁宁,行时已醉。
我行忽百里,送客亦已空,傅子独眷眷,旦暮随此翁。
谢之不肯去,瘦马冲北风,泥溅及马臆,霜飞逼裘茸。
茅店得小语,慨然念年凶,不作儿女悲,道义相磨砻。
我归亦何为,鱼鸟愁池笼。
君乃台阁人,鸾凤仪笙镛。
若耶遶青山,天禄摩苍穹。
此别各努力,出处何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