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缑山侯氏宅》
《送缑山侯氏宅》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海东月明九万里,照见山头白鹤还。

竹几匡床清似雪,不知门外是缑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海东月明九万里”,以广阔的视角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浩渺无垠的夜空之下,月光如水般洒满大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照见山头白鹤还”一句,将视线聚焦于山巅,白鹤在月光的映照下翩翩归来,象征着高洁与自由,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竹几匡床清似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雅脱俗的意境。竹几和匡床,都是简朴而清新的家具,它们的表面仿佛被月光洗涤得如同白雪一般纯净,暗示着居所的主人生活简朴、心境澄明。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质环境的清雅,更体现了精神世界的高洁。

最后一句“不知门外是缑山”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收尾。缑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之一,常与神仙、隐士相联系。此句看似疑问,实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界限的模糊认识,以及对超越世俗、接近仙境生活的渴望。整个画面在静谧中蕴含着深邃的哲思,引人遐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越世俗、接近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阆川

一洞深连三十里,两崖高拥百千峰。

溪流交路频穿草,日色窥林半隐松。

野碓舂泉秋雨急,土窑炼石晚烟浓。

云深不记平畬路,月落时闻资福钟。

(0)

寄赠马良卿归九江

尚忆临仙琪树秋,故人经岁独淹留。

千峰雨色侵林屋,十里滩声绕县楼。

王粲早应怀北返,马卿未必困南游。

江亭杨柳青如染,谁遣朝来重别愁。

(0)

题常伯敬撷兰轩歌

高人好幽栖,志不在华毂。

啸歌撷兰轩,俯仰无不足。

湖之水兮湘之山,怅余昔游始东还。

澧有兰兮沅有芷,言撷秋芳渡江水。

苍梧黯惨浮云重,帝子遗庙丹青空。

长洲极浦落日外,坐见千里生蒿蓬。

灵氛掩泪歌九歌,夫君不来愁奈何。

薋菉充帱艾盈佩,玉玦捐弃江之沱。

江沱隔绝秋风早,绿叶青青紫茎好。

露华香扑芙蓉裳,佩服从君可终老。

我有猗兰操,尘土混浊久不闻。

为君弹一曲,要使六合扬清芬。

扬清芬,觐九嶷,舞干羽,三苗来。

洞庭无波春草香,却棹木兰游三湘,毋使下女徒悲伤。

(0)

送别石泉县丞钟尚贤以公役赴京却还成都府

送君西还酌君酒,更出都门折杨柳。

怜君自是同乡人,上马欲别愁回首。

风帆五月上瞿塘,却望石泉如故乡。

啼猿峡里见明月,万里相思应断肠。

(0)

养牛

养牛事春耕,春去耕苦迟。

扶犁向牛叹,我饥力已疲。

宿草交旧阡,嘉苗蔚新菑。

锄荒岂不勤,稼事良在兹。

无食乃劳生,有营常后时。

所以驱牛行,不忍鞭朴之。

穷达谅有定,放牛安所为。

(0)

园亭夜宿

华屋三年别,閒来一驻骖。

移樽同胜赏,下榻恣幽探。

林壑秋声满,亭台夜色含。

山窗灯火下,相对尽沉酣。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