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何巉岩,长堤更宛转。
狭岸忽陡起,急濑如注坂。
回旋聚流沫,骇浪洒雪霰。
舟行良已难,下上劳拽挽。
翻思游川峡,江石尤险远。
瞿塘十二滩,波浪激雷电。
回视过兹洪,反若历平坦。
乃知所观大,小者不挂眼。
乱石何巉岩,长堤更宛转。
狭岸忽陡起,急濑如注坂。
回旋聚流沫,骇浪洒雪霰。
舟行良已难,下上劳拽挽。
翻思游川峡,江石尤险远。
瞿塘十二滩,波浪激雷电。
回视过兹洪,反若历平坦。
乃知所观大,小者不挂眼。
这首诗描绘了徐州洪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场景。首句“乱石何巉岩,长堤更宛转”描绘了河流两岸乱石嶙峋,长堤蜿蜒曲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险峻的氛围。接着,“狭岸忽陡起,急濑如注坂”进一步强调了水流的急促和湍急,仿佛瀑布倾泻而下,令人震撼。
“回旋聚流沫,骇浪洒雪霰”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流在狭窄河岸间回旋,激起泡沫,骇浪如同雪花般洒落,形象地展示了水势之猛。接下来,“舟行良已难,下上劳拽挽”描述了船只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航行的艰难,需要不断地用力拉扯,才能勉强前行。
最后,“翻思游川峡,江石尤险远。瞿塘十二滩,波浪激雷电。回视过兹洪,反若历平坦。”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瞿塘峡等其他险峻水域的回忆,以及对眼前洪流的相对平缓感到惊讶。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不同景象之间对比的敏锐洞察力。
整首诗通过对徐州洪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理解与感悟。
送别仍南浦。黯消魂、春波渺渺,飞花无数。
绿遍天涯芳草色,迷却来时旧路。
空凝睇、关河修阻。云水千重山万叠。
便模糊、梦影寻还误。情脉脉,敢轻诉。
药阑红瘦春光暮。倚东风、玉杯谁赏,绮琴谁抚。
闲煞窗前青玉案,静掩碧纱如雾。
重爇取、博山炉火。密绪缠绵缄尺楮。
押银泥、小印重重护。拈旧韵,写幽愫。
雁鹜乱池塘。啄稻争梁。是谁竿木早逢场。
一样玉昆难竞爽,迢水乌伤。梦短别情长。
泪滴千行。莫言前后有沉扬。
勘破功名如泡影,心地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