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晓江头杖策徐,一峰西去众峰趋。
不知林里犹僧寺,少立忽闻敲木鱼。
欲晓江头杖策徐,一峰西去众峰趋。
不知林里犹僧寺,少立忽闻敲木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欲晓江头杖策徐”中的“杖策”,即是用竹竿钓鱼,显示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态,而“一峰西去众峰趋”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山峰的向往与追求。
“不知林里犹僧寺”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无知或是不确定,这种生活方式似乎既神秘又诱人。紧接着的“少立忽闻敲木鱼”,则是诗人在短暂停留后突然听到了敲击木鱼的声音,这不仅突出了僧寺的宁静氛围,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意境的转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僧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逃离尘世的渴望。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
家在吴楚乡,泪寄东南波。
东都清风减,君子西归朝。
独抱岁晏恨,泗吟不成谣。
贵游意多味,贱别情易消。
回雁忆前叫,浪凫念后漂。
悠悠孤飞景,耸耸衔霜条。
昧趣多滞涩,懒朋寡新僚。
病深理方悟,悔至心自烧。
寂静道何在,忧勤学空饶。
乃知减闻见,始遂情逍遥。
文字徒营织,声华谅疑骄。
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
善士有馀食,佳畦冬生苗。
养人在养身,此旨清如韶。
愿贡高古言,敢望锡类招。
深锁银泉甃,高叶架云空。
不与凡木并,自将仙盖同。
影疏千点月,声细万条风。
迸子邻沟外,飘香客位中。
花杯承此饮,椿岁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