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诸境悟本空,亦如蜃气虚无中。
桑田身世皆幻影,何况灭没鲛人宫。
不须阴雨聚灵怪,倏见楼台成鬼工。
岂其当年鞭石者,百神于此朝祖龙。
我闻文登此去三千里,海市之现因坡翁。
坡翁巳仙彩笔在,诗句尚与潮争雄。
蓬莱方丈生肝腑,噏嘘以吐奇不穷。
少焉一碧渺云海,依然六合还昭融。
狂呼把酒快叫绝,得不鲸吸倾千钟。
我怀坡仙不可见,时捡逸史寻元丰。
挥毫有物助幻罔,研水醮尽蟾蜍铜。
嘈嘈海潮响急雨,东面而望天无风。
平生诸境悟本空,亦如蜃气虚无中。
桑田身世皆幻影,何况灭没鲛人宫。
不须阴雨聚灵怪,倏见楼台成鬼工。
岂其当年鞭石者,百神于此朝祖龙。
我闻文登此去三千里,海市之现因坡翁。
坡翁巳仙彩笔在,诗句尚与潮争雄。
蓬莱方丈生肝腑,噏嘘以吐奇不穷。
少焉一碧渺云海,依然六合还昭融。
狂呼把酒快叫绝,得不鲸吸倾千钟。
我怀坡仙不可见,时捡逸史寻元丰。
挥毫有物助幻罔,研水醮尽蟾蜍铜。
嘈嘈海潮响急雨,东面而望天无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追和苏轼《登州海市》之作,展现了诗人对苏轼诗歌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景象的独到感悟。全诗以“平生诸境悟本空”开篇,引出对世间万物虚幻本质的思考,随后通过“蜃气虚无中”、“桑田身世皆幻影”等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虚无感。
“何况灭没鲛人宫”一句,将目光转向更为神秘的海底世界,暗示了自然界的无限奥秘。接下来,“不须阴雨聚灵怪,倏见楼台成鬼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惊奇与赞叹,认为无需借助阴雨等条件,自然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景观。
“岂其当年鞭石者,百神于此朝祖龙”两句,借古喻今,赞美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技艺,同时也暗含对自然造化的敬畏。接下来,诗人提到苏轼及其作品,通过“文登此去三千里,海市之现因坡翁”等语句,表达了对苏轼《登州海市》的钦佩之情,并将其视为自然奇观的象征。
“坡翁巳仙彩笔在,诗句尚与潮争雄”一句,既是对苏轼才华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最后,“蓬莱方丈生肝腑,噏嘘以吐奇不穷”等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丰富,以及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感慨。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学大师苏轼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思考。
相见又相别,无言感倍兴。
诸峰微下雪,一路独行僧。
午饭烟村磬,宵吟石屋灯。
他方人请住,又得继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