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湛甘泉莲花洞》
《访湛甘泉莲花洞》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古风

两至南乡岭,未识莲花洞。

万古秘玄机,一朝显诸用。

江山郁冲融,星斗遥以控。

泉翁起南海,神鬼故呵从。

大地不爱宝,灵境自歆贡。

架壑栖霞扉,凌虚敞烟栋。

杖屦得跻攀,长风复相送。

身世浮太虚,恍惚如寐梦。

萝浮去咫尺,沧海杳一纵。

安得架长虹,飞云日相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南乡岭莲花洞的奇遇与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神话色彩,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首句“两至南乡岭,未识莲花洞”点明了行程的目的地,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好奇。接着,“万古秘玄机,一朝显诸用”揭示了自然界的深邃与神秘,暗示着莲花洞内隐藏着宇宙的秘密与力量。

“江山郁冲融,星斗遥以控”描绘了莲花洞周围壮丽的山水景色,山川与星空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下来,“泉翁起南海,神鬼故呵从”通过想象中的“泉翁”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莲花洞的神秘与神圣,仿佛连神鬼都对其敬畏。

“大地不爱宝,灵境自歆贡”表达了对莲花洞内在价值的赞美,认为它虽不显于外在,却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尊敬与供奉。随后,“架壑栖霞扉,凌虚敞烟栋”描绘了莲花洞的建筑特色,仿佛是与天界相连的仙境门户,充满了飘渺与神秘感。

“杖屦得跻攀,长风复相送”描述了诗人亲自攀登的过程,长风的陪伴象征着旅途中的指引与支持。最后,“身世浮太虚,恍惚如寐梦”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感觉自己如同梦境般虚幻,但又深深融入了宇宙之中。

“萝浮去咫尺,沧海杳一纵”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即使距离遥远,心中的向往却近在咫尺。“安得架长虹,飞云日相共”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希望能够架起彩虹,与云朵相伴,实现心灵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宇宙奥秘的追求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二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0)

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起阅文书,得鲜于子骏所寄《杂兴》,作《古意》一首答之

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

何意琵琶弦,常遭腰鼓闹。

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

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

家人自约饬,始慕陈妇孝。

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

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

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

阑干玉绳低,耿耿太白晓。

(0)

七月十一夜月下独酌

今岁秋阳晒人死,今宵秋月呼人起。

月光如水澡吾体,月色如霜冻吾髓。

老夫畏热如于菟,平生爱月如冰壶。

望舒可客不可孤,曲生可亲不可疏。

更招玉兔金蟾蜍,同酌山杯煮涧蔬。

来朝秋阳再作恶,今夕秋光且行乐。

遮莫参横并月落。

(0)

石州慢·其一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0)

如梦令·其八

好笑山翁年纪。不觉七十有四。

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欢会。欢会。

坐上人人千岁。

(0)

桃花

千朵秾芳倚槛斜,一枝枝缀乱云霞。

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