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至南乡岭,未识莲花洞。
万古秘玄机,一朝显诸用。
江山郁冲融,星斗遥以控。
泉翁起南海,神鬼故呵从。
大地不爱宝,灵境自歆贡。
架壑栖霞扉,凌虚敞烟栋。
杖屦得跻攀,长风复相送。
身世浮太虚,恍惚如寐梦。
萝浮去咫尺,沧海杳一纵。
安得架长虹,飞云日相共。
两至南乡岭,未识莲花洞。
万古秘玄机,一朝显诸用。
江山郁冲融,星斗遥以控。
泉翁起南海,神鬼故呵从。
大地不爱宝,灵境自歆贡。
架壑栖霞扉,凌虚敞烟栋。
杖屦得跻攀,长风复相送。
身世浮太虚,恍惚如寐梦。
萝浮去咫尺,沧海杳一纵。
安得架长虹,飞云日相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南乡岭莲花洞的奇遇与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神话色彩,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首句“两至南乡岭,未识莲花洞”点明了行程的目的地,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好奇。接着,“万古秘玄机,一朝显诸用”揭示了自然界的深邃与神秘,暗示着莲花洞内隐藏着宇宙的秘密与力量。
“江山郁冲融,星斗遥以控”描绘了莲花洞周围壮丽的山水景色,山川与星空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下来,“泉翁起南海,神鬼故呵从”通过想象中的“泉翁”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莲花洞的神秘与神圣,仿佛连神鬼都对其敬畏。
“大地不爱宝,灵境自歆贡”表达了对莲花洞内在价值的赞美,认为它虽不显于外在,却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尊敬与供奉。随后,“架壑栖霞扉,凌虚敞烟栋”描绘了莲花洞的建筑特色,仿佛是与天界相连的仙境门户,充满了飘渺与神秘感。
“杖屦得跻攀,长风复相送”描述了诗人亲自攀登的过程,长风的陪伴象征着旅途中的指引与支持。最后,“身世浮太虚,恍惚如寐梦”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感觉自己如同梦境般虚幻,但又深深融入了宇宙之中。
“萝浮去咫尺,沧海杳一纵”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即使距离遥远,心中的向往却近在咫尺。“安得架长虹,飞云日相共”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希望能够架起彩虹,与云朵相伴,实现心灵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宇宙奥秘的追求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
何意琵琶弦,常遭腰鼓闹。
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
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
家人自约饬,始慕陈妇孝。
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
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
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
阑干玉绳低,耿耿太白晓。
今岁秋阳晒人死,今宵秋月呼人起。
月光如水澡吾体,月色如霜冻吾髓。
老夫畏热如于菟,平生爱月如冰壶。
望舒可客不可孤,曲生可亲不可疏。
更招玉兔金蟾蜍,同酌山杯煮涧蔬。
来朝秋阳再作恶,今夕秋光且行乐。
遮莫参横并月落。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