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俗易炎凉,浮云屡更变。
耐久屋外山,相看无厌倦。
薄俗易炎凉,浮云屡更变。
耐久屋外山,相看无厌倦。
这首诗名为《看山》,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叶颙。诗中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人情世态与自然景色的对比。"薄俗易炎凉,浮云屡更变",反映出世间人情的反复无常和世态炎凉,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然而,"耐久屋外山,相看无厌倦",诗人将视线转向永恒不变的山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宁静永恒的向往。山的长久存在与人事的瞬息万变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碧云迢递,想楼前、杨柳已成阴。
应是凝妆愁望,幽思不能禁。
只道暂时分手,又谁知、流滞到而今。
看青梅已老,榆钱都落,春色杳难寻。
但愿牛衣对泣,向天涯、不愿绕身金。
况是穷途寥落,暗里鬓霜侵。
瘦马残阳芳草岸,孤灯寒雨翠罗衾。
恨层山阻隔,离怀无计托瑶琴。
教妓楼空,梦儿亭古,西泠冷落秋光。
湖上轻舠,归不待斜阳。
何年鹤去孤山寂,又一派松声岳墓荒。
苦被晨钟暮鼓,催趱烟云变态,十里横塘。
只有关情,一事未能忘。
数声河满吹杨柳,有几滴、胭脂下海棠。
仙乎萧史,在湘纹影里,呼之欲出。
一树花阴清盖户,筛碎半窗凉月。
紫粉徐飘,红牙细按,风过檐铃叶。
隔墙声度,画楼残梦难觅。
我欲远跨蟾蜍,琼箫飞弄,吹破秋云碧。
去问广寒新乐府,洗尽人间筝笛。
玉宇天高,银河水迥,未许星槎入。
冰弦独语,古音空自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