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流苏上洛津。玉人相见宋家邻。
重重屈戌掩残春。
檀晕乍消星的浅,眉痕初淡月棱新。
帘衣如縠映横陈。
宝马流苏上洛津。玉人相见宋家邻。
重重屈戌掩残春。
檀晕乍消星的浅,眉痕初淡月棱新。
帘衣如縠映横陈。
这首清代诗人王士禛的《浣溪纱·其三》春闺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情致的画面。首句“宝马流苏上洛津”以华丽的宝马装饰着流苏,暗示了主人公的富贵身份和出行的奢华,地点则指向洛水边的渡口,为故事设定了背景。
“玉人相见宋家邻”中的“玉人”是对女子的美称,她如同美玉般温润,与宋家相邻,暗示了可能的邂逅或邻里间的交往。这里充满了期待和微妙的情感。
“重重屈戌掩残春”描绘的是春天即将逝去,但仍有春意在曲折的门窗间隐约可见,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后两句“檀晕乍消星的浅,眉痕初淡月棱新”进一步刻画女子的容颜,檀晕(指女子面颊的红晕)渐渐褪去,露出如星点般的肌肤,眉宇间的新月痕迹则象征着她的清秀和娴静。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的静态美,给人以遐想空间。
最后,“帘衣如縠映横陈”以帘幕的轻薄如縠,映照出女子静坐的姿态,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闺中人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春闺女子的风姿和情感,既有富贵气象,又含蓄表达了闺中人的细腻情感和春日的微妙情绪。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