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黎务光兄弟夜话》
《与黎务光兄弟夜话》全文
明 / 张家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秋风正萧瑟,秋雨更凄凄。

世事不能测,深山当稳栖。

逃名有巢许,抗节本夷齐。

共是牢骚者,愁听子夜鸡。

(0)
鉴赏

此诗《与黎务光兄弟夜话》由明代诗人张家珍所作,通过描绘秋风秋雨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困顿的感慨。诗中借古人巢父、许由、夷齐、叔齐的典故,隐喻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高尚节操的坚守。最后以“愁听子夜鸡”收尾,既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

首句“秋风正萧瑟”,以秋风的萧瑟描绘出一种肃杀的氛围,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衰败。次句“秋雨更凄凄”,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秋雨绵绵不绝,给人以深深的哀愁之感。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意境,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世事不能测,深山当稳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幻莫测的无奈和对远离尘嚣、隐居深山的向往。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复杂多变的世俗与宁静稳定的山林生活相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逃避。

“逃名有巢许,抗节本夷齐”两句,引用了古代两位高士巢父和许由、以及伯夷和叔齐的典故。巢父和许由拒绝接受君王的封赏,选择隐居山林,象征着对名利的超脱;伯夷和叔齐在周武王伐纣时,坚持道义,拒绝食周粟,象征着对节操的坚守。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推崇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

最后,“共是牢骚者,愁听子夜鸡”一句,以“牢骚者”自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满。子夜鸡的啼鸣,既是时间流逝的标志,也是诗人内心愁绪的外化。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自然现象相融合,使得全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与黎务光兄弟夜话》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家珍
朝代:明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陪张小浦宫詹、匡鹤泉太史两典试,吴子苾太守同泛舟东湖,过湖心亭·其一

偶然萍迹暂勾留,天与良缘作此游。

滕阁好风谁得意,星槎今夜最宜秋。

残灯远寺容僧懒,隔水疏钟动客愁。

凉月枯荷纷满眼,诗情无限寄沧洲。

(0)

自登州至青州,重经潍水,招铭山明府邀游陈刘二家花园看牡丹,感而赋此·其一

重来胜地更寻芳,十里城西径未荒。

正是花时仙吏暇,不教马上客程忙。

满瓶春借廉泉润,一路风分使节香。

指点青齐又明日,欲将法雨供花王。

(0)

读《梧笙联吟集》,为李石梧师偕师母笙愉夫人倡和之什,时师母新丧,师以悼亡诗并寄示·其二

升堂憾未到彭宣,自分门墙始四年。

仅许春风依帐外,空留明月记生前。

才名各占千秋业,福慧偏成两地仙。

从此文章瞻泰斗,主持风雅独巍然。

(0)

寓斋联

家无儋石;气雄万夫。

(0)

贺寿、婚联

喜汝寿筵开,羡尊翁耋一、贤郎壮一、阁下流庚艾一,一一卜添筹,人庆长春称第一;

文孙新合卺,看好事两双、佳偶成双、年来贵子生双,双双齐祝嘏,我还恭贺拜生双。

(0)

集句联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