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甲科今廿载,尺书难信石城潮。
径登乌府持天宪,犹倚青溪望使轺。
四月莺啼夹城仗,千官花拥大明朝。
会因桂树思真隐,独是淮南作赋招。
射策甲科今廿载,尺书难信石城潮。
径登乌府持天宪,犹倚青溪望使轺。
四月莺啼夹城仗,千官花拥大明朝。
会因桂树思真隐,独是淮南作赋招。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雨为祝贺马公伯庸晋升御史中丞并即将返回金陵而作的和韵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的赞赏与祝福,以及对友人归隐之志的深思。
首句“射策甲科今廿载”,赞扬了马公伯庸历经二十载的努力,终于通过科举考试中的射策(即对策)获得甲科的优异成绩。接着,“尺书难信石城潮”一句,以书信难以传达石城(南京别称)的壮丽景色,暗示友人的才华将引起朝廷瞩目。
“径登乌府持天宪”描绘了马公伯庸步入御史府,执掌国家法律的情景,显示出其地位的崇高。“犹倚青溪望使轺”则想象他在青溪边遥望使者车驾,显现出对公务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四月莺啼夹城仗,千官花拥大明朝”两句,通过春天的生机盎然,象征着朝廷的繁荣和友人的荣耀时刻,群臣簇拥,场面盛大。
最后,“会因桂树思真隐,独是淮南作赋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内心深处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功成名就后,能像淮南小隐一样,不忘真我,寻觅内心的宁静,以文学创作来抒发情感。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友人仕途成就的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友情的深厚祝愿的诗篇。
客行值残腊,长程催短景。
天寒须易冰,叶脱木无影。
挥鞭发长城,露湿衣袖冷。
迤逦度云汉,邂逅逢峻岭。
缅怀董学士,曾此憩夐静。
突兀数尺碑,其文信蔚炳。
往事浮云空,几年孤此境。
兹山真自幸,四牡又来骋。
留诗继前贤,顿觉仙凡迥。
而我苦驽缓,古训蒙不省。
何幸接词源,飞流激奔猛。
涯涘不能窥,况敢得要领。
无心和阳春,有怀徒耿耿。
愿言借馀光,破我心昏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