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十四首·其二》
《偈二十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见见须教透顶门,顶门开处宝光分。

照彻古今无比况,犹来佛祖是儿孙。

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探讨了真理与自我认知的深刻主题。

首句“见见须教透顶门”,意指要深入洞察事物的本质,达到彻底理解的境界。这里的“透顶门”比喻心灵深处,强调了深入内心、洞察本质的重要性。

次句“顶门开处宝光分”,描述了当心灵之门开启时,如同宝藏般珍贵的真理光芒四射。这不仅象征着智慧的觉醒,也暗示了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美好。

“照彻古今无比况”,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智慧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它能够穿透时间的长河,照亮过去与未来,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比拟。这句话体现了对真理的无限追求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犹来佛祖是儿孙”,则以一种谦逊而自豪的态度,将自己与伟大的先贤并列,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认同与自豪感。同时,也暗示了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智慧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后两句“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本质与表象的关系。珠有水,意味着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意义;线因针,则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因果关系。这两句话提醒我们,不应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应深入探究其本质与内在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探讨了自我认知、真理追寻、智慧传承以及事物本质与表象的关系等深刻哲学问题,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徐州道中

彭城古官道,日中十马驰。

咫尺不见人,扑面黄尘飞。

白头汉王缟素师,美人燕罢项羽啼。

一时混战四十万,天昏地黑睢水湄。

乃知大风扬沙失白昼,自是地利非天时。

汉王仓皇问道西,一儿一女嘻其危。

太公吕后去不归,俎上宁有生还时。

未央称寿太上皇,巍然女娲帝中闱。

终然富贵自有命,造物颠倒真小儿。

(0)

自叹

瑟瑟秋风悲,烈烈寒气骄。

蒲柳先已零,松柏何后凋。

天意重肃杀,造物无不销。

强弱有异禀,忧患同一朝。

惟有南山石,千载一岧峣。

人苦不自足,空羡王子乔。

(0)

生日

忆昔闲居日,端二逢始生。

升堂拜亲寿,抠衣接宾荣。

载酒出郊去,江花相送迎。

诗歌和盈轴,铿戛金石声。

于时果何时,朝野方休明。

人生足自乐,帝力无能名。

譬如江海鱼,与水俱忘情。

讵知君父恩,天地同生成。

旄头忽堕地,氛雾迷三精。

黄屋朔风捲,园林杀气平。

四海靡所骋,三年老于行。

宾僚半荡覆,妻子同飘零。

无几哭慈母,有顷遭溃兵。

束兵献穹帐,囚首送空囹。

痛甚衣冠烈,甘于鼎镬烹。

死生久已定,宠辱安足惊。

不图坐罗网,四见槐云青。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牢愁写玄语,初度感骚经。

朝登蓬莱门,暮涉芙蓉城。

忽复临故国,摇摇我心旌。

想见家下人,念我涕为倾。

交朋说畴昔,惆怅鸡豚盟。

空花从何来,为吾舞娉婷。

莫道无人歌,时鸟不可听。

达人贵知命,俗士空劳形。

吾生复安适,拄颊观苍冥。

(0)

秘省再会次韵

蓬莱春宴聚文星,多荷君恩锡百朋。

四座衣冠陪贺监,一时梁栋盛吴兴。

图书光动青藜杖,人物温如古玉升。

好是木天新境界,萤窗容我种金灯。

(0)

明堂庆成恭进诗

于皇艺祖德乘乾,圣主宣光奕叶前。

运再庚申皇建极,祀同癸亥数参天。

中严外办三千礼,累洽重熙四十年。

愿赞帝心长对越,至忱功用贯垓埏。

(0)

赠闾丘相士

急流勇退识真臞,昔有麻衣拨地炉。

我亦爱君云水趣,莫言雷雨趄江湖。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