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紫霞想,行寻白云峰。
自期名仙会,适与高人逢。
邂逅展良晤,优游企高踪。
丝桐属清响,石林闻霜钟。
旬时积阴霭,海色浮空濛。
清旦丽初旭,孤帆别匆匆。
秋山绿萝月,何日与君同。
客有紫霞想,行寻白云峰。
自期名仙会,适与高人逢。
邂逅展良晤,优游企高踪。
丝桐属清响,石林闻霜钟。
旬时积阴霭,海色浮空濛。
清旦丽初旭,孤帆别匆匆。
秋山绿萝月,何日与君同。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逢楚上人》描绘了一幅访仙遇友的隐逸画卷。首句“客有紫霞想”,以“紫霞”象征仙气,表达来访者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接着,“行寻白云峰”展现了访者寻仙的行动轨迹,暗示着神秘而高洁的环境。
“自期名仙会,适与高人逢”两句,表达了访者期待与仙人相遇,不期然间却遇到了一位高尚的隐士,体现了机缘巧合的惊喜。接下来的“邂逅展良晤,优游企高踪”进一步描绘了两人愉快的交谈和对高人风范的仰慕。
“丝桐属清响,石林闻霜钟”通过音乐和钟声,营造出宁静而超脱的氛围,反映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雅致。天气的变化也穿插其中,“旬时积阴霭,海色浮空濛”,暗示着时光流转,景色变换。
最后,诗人以“清旦丽初旭,孤帆别匆匆”描绘清晨的美景和离别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离愁。他期待与友人共享“秋山绿萝月”的美好时光,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访仙遇友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色、隐逸生活和友情,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百川浩皆东,元气流不息。
混茫自太古,于此见容德。
积阴涨玄涛,万里失空色。
鸿鹄去不穷,鱼龙变莫测。
朝登兹楼望,动荡豁胸臆。
始知沧溟大,外络九州域。
日出水底宫,烟生岛中国。
宽疑浸天烂,怒欲吹地昃。
常时烈风兴,海若不受职。
长堤此宵溃,频劳负薪塞。
况今艰危际,民苦在垫溺。
有地不可居,澒洞风尘黑。
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