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筝诗》
《咏筝诗》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zhēngshī
nánběicháo / shěnyuē

qínwěnjuétiáo

zhùyángqīng

xiángāozhāngduàn

shēngsuímiàozhǐ

wényīnràoliáng

níngzhīyán

鉴赏

《咏筝》是一首描写古筝之美妙声音的诗,通过对比和夸张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切情感。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这两句点明了古筝的高贵起源(秦筝)以及其优美的旋律(绝调、清曲),并通过“吐”和“扬”的动作描绘出筝弦跳跃的生动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这两句则更深入地刻画了演奏过程中的技巧与美感,"弦依高张断"形象地表现了筝师在高音区的精湛操作,而"声随妙指续"则描绘出声音连贯不绝,如同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最后两句“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通过对听觉与视觉的结合,传达了诗人被筝声所打动,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音绕梁"形象地描绘出声音在空中回旋,而"宁知颜如玉"则是对美好情感的一种比喻,暗示了听者心中的震撼与愉悦。

这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示了古筝的音色魅力,更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颂。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题傅岩叟悠然阁三章章八句·其一

悠然君之见,不与凡见同。

正似东篱下,山忽在眼中。

谁昔夜登阁,歌罢饮亦终。

恍若有真契,可知不可穷。

(0)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先春堂

芳园十亩面东开,春色知从此地来。

门外风光浑未觉,堂前早已发桃梅。

(0)

采莲

春山懒妇忻昼眠,门前女伴邀采莲。

含嚬行过寒烟浦,瞥上兰舟悄无语。

寻花不见花深深,见花不折空愁心。

停桡看花红更腻,却自低头照秋水。

娟娟沙际月一痕,催归几棹菱歌喧。

叶底忽逢花并蒂,折归月下乞郎看。

(0)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一

乡里小儿真可怜,市朝大隐正陶然。

固应聊颂屈原橘,底事便歌杨恽田。

广陌遥知驹款段,曲池犹记鹭联拳。

对床夜雨平生约,话旧应惊岁月迁。

(0)

跋任才仲画两首·其一

远游吾不恨,扁舟载幅巾。

山色暮暮改,林气朝朝新。

野客初逢句,薄暮欲生春。

因知子任子,胸怀非世人。

(0)

暮春叹

春深桃李争时节,千团红云万堆雪。

东风一夜吹欲空,曲径平池烂如缬。

城门猎猎双青旗,羲和促辔西南驰。

中原未有澄清日,志士虚捐少壮时。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