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太湖之上郡山丛,参差一碧皆摩空。
兹山乃独擅名字,两洞庭北夫椒东。
南条西来几经络,东将到海还盘薄。
左旋右引真有情,古色疑从天上落。
望湖亭如一巢小,万顷烟涛连树杪。
七十二峰名者谁,今古兴亡云杳杳。
援琴曾和桓山歌,断碑破冢如予何。
振衣独上最高处,沧浪调远清风多。
旧诏归来病新起,拭目江湖千万里。
丹邱信有在人间,兹山兹山无乃是。
老僧报我山花春,题诗为报山中人。
它日歌词已陈迹,谓君再拂湖边石。
吾尝一题少室三匡庐,不知山灵谓我今何如。
吾闻太湖之上郡山丛,参差一碧皆摩空。
兹山乃独擅名字,两洞庭北夫椒东。
南条西来几经络,东将到海还盘薄。
左旋右引真有情,古色疑从天上落。
望湖亭如一巢小,万顷烟涛连树杪。
七十二峰名者谁,今古兴亡云杳杳。
援琴曾和桓山歌,断碑破冢如予何。
振衣独上最高处,沧浪调远清风多。
旧诏归来病新起,拭目江湖千万里。
丹邱信有在人间,兹山兹山无乃是。
老僧报我山花春,题诗为报山中人。
它日歌词已陈迹,谓君再拂湖边石。
吾尝一题少室三匡庐,不知山灵谓我今何如。
这首《青山歌》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对太湖之畔独特山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诗中开篇即以壮丽的太湖山脉起笔,描绘出群山连绵、碧绿苍翠、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吾闻太湖之上郡山丛,参差一碧皆摩空。”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太湖山脉的雄伟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点出此山的独特之处,“兹山乃独擅名字”,并以“两洞庭北夫椒东”进一步强调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随后,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南条西来几经络,东将到海还盘薄。左旋右引真有情,古色疑从天上落。”几句,将山脉的蜿蜒曲折、生机勃勃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赋予了山脉以情感与生命。望湖亭的描写则更加细腻,诗人以“万顷烟涛连树杪”勾勒出湖面与山色交融的壮丽景色,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接下来,诗人通过“七十二峰名者谁,今古兴亡云杳杳。”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思考。引用桓山歌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在“振衣独上最高处,沧浪调远清风多。”两句中,诗人以个人的登高远眺,寄托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旧诏归来病新起,拭目江湖千万里。”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丹邱信有在人间,兹山兹山无乃是。”的感慨,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归宿。而“老僧报我山花春,题诗为报山中人。”则透露出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邵宝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使得《青山歌》成为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金陵大道平如砥,翠瓦雕甍相对起。
甲第纵横尽主家,金鞭络绎多戚里。
主家戚里遥相连,平堤走马去朝天。
骑簇通衢看似绣,香连内苑色凝烟。
烟连骑簇真堪玩,倏忽朝回更萧散。
五侯宾从集如云,四夷门馆多迎款。
须臾教乐从天来,齐歌赵舞皆柔谐。
愧我儒生眼未识,日逐羸马随飞埃。
飞埃扑人心草草,风光只在长安道。
故乡回首白云遥,归去南山且终老。
千山起伏如海涛,中有万八千丈天台高。
故人结屋隐其下,老气直与山色争摩霄。
平生不慕青紫拾,放浪每逐真仙遨。
歌诗有时落城府,锵然遗响如鸣韶。
嗟予远道廿载久,羊肠九曲跻扳劳。
石梁回望不可蹑,思君几度心摇摇。
前年归耕计始遂,石田荼堇甘耘薅。
望君道里尚三百,聚首未得相招邀。
海隅诏令一朝布,憧憧去蹋三吴路。
趋召初闻只贵豪,窜逐旋知及寒素。
人言圭组荣,我叹儒冠误。
亲知日去眼,何期与君遇。
皓发同惊乱后看,青眼还如向时顾。
长须长须君一呼,倒囊赠我千金蚨。
金陵春色几万斛,到时莫惜频频沽。
感玆厚意心转恧,但愿君今事耕凿。
后来孙子知读书,勿慕前贤学干禄。
《留别胡叔辉先生》【明·戴奎】千山起伏如海涛,中有万八千丈天台高。故人结屋隐其下,老气直与山色争摩霄。平生不慕青紫拾,放浪每逐真仙遨。歌诗有时落城府,锵然遗响如鸣韶。嗟予远道廿载久,羊肠九曲跻扳劳。石梁回望不可蹑,思君几度心摇摇。前年归耕计始遂,石田荼堇甘耘薅。望君道里尚三百,聚首未得相招邀。海隅诏令一朝布,憧憧去蹋三吴路。趋召初闻只贵豪,窜逐旋知及寒素。人言圭组荣,我叹儒冠误。亲知日去眼,何期与君遇。皓发同惊乱后看,青眼还如向时顾。长须长须君一呼,倒囊赠我千金蚨。金陵春色几万斛,到时莫惜频频沽。感玆厚意心转恧,但愿君今事耕凿。后来孙子知读书,勿慕前贤学干禄。
https://shici.929r.com/shici/mUdvEp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