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景先愁永昼长,晚年好静益徬徨。
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
意惜始终宵旰志,踟蹰自问济时方。
谷神不守还崇政,暂养回心山水庄。
畏景先愁永昼长,晚年好静益徬徨。
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
意惜始终宵旰志,踟蹰自问济时方。
谷神不守还崇政,暂养回心山水庄。
这首诗是清代皇帝玄烨所作的《热河三十六景诗》中的一首,名为《无暑清凉》。诗中描绘了夏日炎炎,诗人面对长时间的酷暑感到忧虑和不安,但通过自然界的清风和凉意,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舒适。诗人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职责与行动,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
首句“畏景先愁永昼长”描绘了夏日白昼漫长,阳光炽烈,让人感到畏惧和忧虑的情景。接着,“晚年好静益徬徨”则反映了诗人年岁渐长,更加渴望宁静,却在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感到迷茫和徘徊。
“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两句,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如清风送爽,凉意降临,来表达对夏日短暂凉爽的期待和欣赏。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惜始终宵旰志,踟蹰自问济时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感。他珍惜每一天的工作,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体现了作为君主的忧国忧民之心。
最后,“谷神不守还崇政,暂养回心山水庄”两句,诗人以“谷神”比喻国家的根基和民众的福祉,强调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民生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到暂时远离政治事务,到山水之间修养身心,暗示了在繁忙政务之余,也需要适时放松和调整心态,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玄烨作为一位帝王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以及在追求个人内心平静与国家繁荣之间的平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传达了一种和谐共生、内外兼修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