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发龙泓,奫停湛空碧。
影斜瑶台镜,气压桥门壁。
蜿蟺菖蒲根,赑屃蛟龙迹。
相期学仙徒,握手弄云液。
灵源发龙泓,奫停湛空碧。
影斜瑶台镜,气压桥门壁。
蜿蟺菖蒲根,赑屃蛟龙迹。
相期学仙徒,握手弄云液。
这首诗名为《半月池》,是明代诗人袁华所作。袁华以其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光下池塘的静美画面。"灵源发龙泓"开篇,暗示了池水源头的神秘和深邃,仿佛有龙脉之气。"奫停湛空碧"进一步描绘池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天空,呈现出宁静而深沉的色彩。
"影斜瑶台镜"运用比喻,将池面比作瑶台上的镜子,月光照射下,水面波光粼粼,影子摇曳生姿。"气压桥门壁"则形容池水的气势,仿佛连桥门都为之增色,显示出其宏伟的景象。
"蜿蟺菖蒲根,赑屃蛟龙迹"通过菖蒲和蛟龙的形象,增添了池塘的神话色彩,暗示着池水的古老与神秘。最后两句"相期学仙徒,握手弄云液"表达了诗人对池塘的向往,希望能在此地修炼成仙,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云雾缭绕的仙境生活。
整体来看,袁华以细腻的笔触,将半月池的景色描绘得如梦如幻,富有诗意,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
颜渊当首出万物,而奉以四海九州,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忧。
若余之於山泽,鱼在深藻。
鹿得丰草,伊其野性则然。
盖非抱陆沈之屈,怀迷邦之宝。
既不能诗成无色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又白首而不闻道,则奚取於似摩诘为。
若乃登山临水,喜见清扬,岂以优孟为孙叔敖,虎贲似蔡中郎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