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灶峰》
《丹灶峰》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缥缈仙踪未可非,至今犹说彩云飞。

祇愁天地终须尽,炼得丹成无处归。

(0)
鉴赏

这首诗《丹灶峰》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缥缈仙踪”、“彩云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飘渺空灵的意境,表达了对仙人行踪的向往与对永恒不灭的追求。

首句“缥缈仙踪未可非”,以“缥缈”形容仙人的行踪,既暗示了仙人难以捉摸、超脱尘世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仙人存在可能性的肯定态度。“未可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肯定,似乎在说即使是缥缈难寻的仙踪,也值得我们去追寻和认可。

次句“至今犹说彩云飞”,延续了前一句的飘逸氛围,将仙人的行踪比作“彩云飞”,形象地描绘出仙人如同彩虹般绚烂而短暂的出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犹说”二字又带有一种历史感,仿佛这些关于仙人的传说流传至今,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后两句“祇愁天地终须尽,炼得丹成无处归”,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生命的终极问题。诗人担忧的是,即便仙人能够通过修炼得到长生不老之术(“炼得丹成”),但当天地最终消亡之时,仙人们又将何去何从?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也反映了对宇宙终极命运的忧虑。

整体而言,《丹灶峰》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仙人世界和生命本质的探索与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文人心中对超越现实、追求永恒的一种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升春官侍郎遣笃郎归寄陈姊夫德铭·其二

自携琴剑别幽居,魂梦无时绕故庐。

访远已知亲谊重,趋朝还念菲才疏。

百年霜露遗先垄,万卷牙签积旧书。

归到枫林烦护念,时传消息报何如。

(0)

发钱塘至馀杭城阻雨三日题城北楼·其一

三载江淮奔战尘,济时空负百年身。

青山尚是来时路,城郭今非旧日人。

追信已无萧相国,举贤谁似晋胥臣。

明朝又上新安道,回首钱塘泪满巾。

(0)

次韵冯伯昂见赠

扁舟载雨夜沉沉,好语时闻咳唾音。

弹铗作歌知客憾,论功坐树见臣心。

无缘可结三生梦,有志终成百鍊金。

江左几时休战伐,与君携手步园林。

(0)

彦铭江兄分韵得九字复赓之

里闬本非遥,如何别来久。

今日获同舟,相看忆南亩。

圣朝起山林,内顾何所有。

仰事犹未终,固辞非敢后。

文昌富文藻,云梦吞八九。

睹此琳琅篇,岂同草木朽。

(0)

吴宫四时词·其二

何处堪销夏,龙舟过洞庭。

谁歌采莲曲,江上越山青。

(0)

树谖堂

为爱树谖堂,看花乐未央。

阿弥今老大,稚子已成行。

秀色宜春服,微香近寿觞。

永言纯孝者,封植岂能忘。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