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孤祠在,千年祀典存。
当阶松半偃,绕碣藓堪扪。
怀古题新额,遗风想圣门。
行舟清昼永,岸草采芳荪。
河口孤祠在,千年祀典存。
当阶松半偃,绕碣藓堪扪。
怀古题新额,遗风想圣门。
行舟清昼永,岸草采芳荪。
这首诗描绘了仲子庙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先贤的追思。诗人玄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庙宇的古老与庄严。
首联“河口孤祠在,千年祀典存”,开篇即点明仲子庙的位置与悠久的历史,暗示着庙宇虽处偏僻,但祭祀活动却延续千年,体现了人们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
颔联“当阶松半偃,绕碣藓堪扪”,通过描写庙前半倒的松树和覆盖青苔的石碑,营造出一种岁月沧桑、历史沉淀的氛围。松树的“半偃”与青苔的“堪扪”,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
颈联“怀古题新额,遗风想圣门”,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思考。在古老的庙宇上题写新的匾额,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先贤的精神与道德风尚,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圣人之门的智慧与教诲。
尾联“行舟清昼永,岸草采芳荪”,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在明亮的白天里,行舟于河上,岸边的芳草散发着清香,这样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宁静,与庙宇的肃穆相得益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仲子庙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先贤精神的崇敬之情,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佳作。
四月池水满,龟游鱼跃出。
吾亦爱吾池,池边开一室。
人鱼虽异族,其乐归于一。
且与尔为徒,逍遥同过日。
尔无羡沧海,蒲藻可委质。
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况吾与尔辈,本非蛟龙匹。
假如云雨来,祗是池中物。
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
红尘正起浮桥路,青楼遥敞御沟前。
倾城比态芳菲节,绝世相娇是六年。
惯是洛滨要解佩,本是河间好数钱。
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
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
无情拂袂欲留宾,讵恨深潭不可越。
天津一别九秋长,岂若随闻三日香。
南国自然胜掌上,东家复是忆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