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金司训致仕还镇江》
《送金司训致仕还镇江》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经阁新成坐有毡,讲馀归兴忽飘然。

笑看桃李春风在,贪取烟霞乐事偏。

鸥鸟惯来遵渚近,鲥鱼初上入庖鲜。

林深地僻新闻少,免得閒愁挠夜眠。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即将退休的官员金司训归隐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句“经阁新成坐有毡”,展现新建的书阁中,铺着柔软的毛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舒适的读书环境。接着,“讲馀归兴忽飘然”一句,表明他在繁忙的讲学之后,内心涌现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情绪飘然若仙。

“笑看桃李春风在,贪取烟霞乐事偏。”这两句通过“笑看”和“贪取”的对比,生动描绘了金司训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桃李春风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贪取烟霞”则表达了他对山间云雾缭绕、如画般的美景的极度喜爱。

“鸥鸟惯来遵渚近,鲥鱼初上入庖鲜。”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归隐生活中的自然和谐与美食享受。鸥鸟常来近处的水边,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新鲜的鲥鱼上桌,则是生活富足、美味可口的体现。

最后,“林深地僻新闻少,免得閒愁挠夜眠。”这两句表达了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宁静的状态。深林之中,信息较少,避免了外界的纷扰和忧虑,使得夜晚的睡眠更加安详无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金司训归隐后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充满了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岁暮示秋枚

来日云何亦大难,文章尔我各辛酸。

强年岂分心先死,倦客相依岁又寒。

试挈壶觞饮江水,不辞风露入脾肝。

何如且复看花去,蓑笠人归雪未残。

(0)

劝谕赈济诗

我朝未第日,乡间逢岁饥。

两率闾里人,相共行赈济。

饥民仅得食,免困饿而毙。

及我登第后,被罪归田里。

寻复拜召命,迤逦治行计。

忽见道途间,小儿有遗弃。

复自劝乡邦,割己用施惠。

日饭八千人,八旬乃休止。

于时已麦熟,粮食相接济。

我始趋行朝,蒙恩长宗寺。

初本不望报,人以为能事。

利司具切奏,还官不容避。

今年又少歉,我适帅泸水。

无户备饭食,所济俱用米。

聊舍三百斛,十中活一二。

又以一千石,减价平行市。

每石减十钱,庶几无涌贵。

更有不熟处,资简潼川类。

计用减价粜,所祈均获济。

我非财有馀,但悯民不易。

一时所施行,乐为之识记。

(0)

钓鱼

钓鱼如之何,亦惟钓与丝。

为学如之何,亦惟行与知。

择善必固执,诚意毋自欺。

博我复约我,至之而终之。

先民莫不然,予曷敢有亏。

但恐寒者至,庄敬以自持。

(0)

泛舟

泛舟游碧渚,避世作渔翁。

试问千钟禄,何如一钓筒。

雨添春后水,帆涨晚来风。

缗捲看鱼上,停桡倚荻丛。

(0)

秋夜有怀醉书十韵

秋风从何来,飒飒入窗牖。

残镫耿不寐,照我客颜厚。

故园岂不佳,亦颇兴怀否。

黄金桂百树,碧玉池十亩。

猿鹤响空山,亭台映疏柳。

觥筹杂野蔌,笔砚得佳友。

愁无弹鹊句,隽有持螯手。

人生行乐耳,功名有时有。

点检屐几两,土苴米五斗。

浩然归去来,万事不如酒。

(0)

九锁山路口

九锁山深隐洞天,一峰柱耸现云巅。

从兹可达栖真境,透入青霄会众仙。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