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阁新成坐有毡,讲馀归兴忽飘然。
笑看桃李春风在,贪取烟霞乐事偏。
鸥鸟惯来遵渚近,鲥鱼初上入庖鲜。
林深地僻新闻少,免得閒愁挠夜眠。
经阁新成坐有毡,讲馀归兴忽飘然。
笑看桃李春风在,贪取烟霞乐事偏。
鸥鸟惯来遵渚近,鲥鱼初上入庖鲜。
林深地僻新闻少,免得閒愁挠夜眠。
此诗描绘了一位即将退休的官员金司训归隐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首句“经阁新成坐有毡”,展现新建的书阁中,铺着柔软的毛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舒适的读书环境。接着,“讲馀归兴忽飘然”一句,表明他在繁忙的讲学之后,内心涌现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情绪飘然若仙。
“笑看桃李春风在,贪取烟霞乐事偏。”这两句通过“笑看”和“贪取”的对比,生动描绘了金司训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桃李春风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贪取烟霞”则表达了他对山间云雾缭绕、如画般的美景的极度喜爱。
“鸥鸟惯来遵渚近,鲥鱼初上入庖鲜。”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归隐生活中的自然和谐与美食享受。鸥鸟常来近处的水边,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新鲜的鲥鱼上桌,则是生活富足、美味可口的体现。
最后,“林深地僻新闻少,免得閒愁挠夜眠。”这两句表达了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宁静的状态。深林之中,信息较少,避免了外界的纷扰和忧虑,使得夜晚的睡眠更加安详无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金司训归隐后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充满了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我朝未第日,乡间逢岁饥。
两率闾里人,相共行赈济。
饥民仅得食,免困饿而毙。
及我登第后,被罪归田里。
寻复拜召命,迤逦治行计。
忽见道途间,小儿有遗弃。
复自劝乡邦,割己用施惠。
日饭八千人,八旬乃休止。
于时已麦熟,粮食相接济。
我始趋行朝,蒙恩长宗寺。
初本不望报,人以为能事。
利司具切奏,还官不容避。
今年又少歉,我适帅泸水。
无户备饭食,所济俱用米。
聊舍三百斛,十中活一二。
又以一千石,减价平行市。
每石减十钱,庶几无涌贵。
更有不熟处,资简潼川类。
计用减价粜,所祈均获济。
我非财有馀,但悯民不易。
一时所施行,乐为之识记。
《劝谕赈济诗》【宋·冯楫】我朝未第日,乡间逢岁饥。两率闾里人,相共行赈济。饥民仅得食,免困饿而毙。及我登第后,被罪归田里。寻复拜召命,迤逦治行计。忽见道途间,小儿有遗弃。复自劝乡邦,割己用施惠。日饭八千人,八旬乃休止。于时已麦熟,粮食相接济。我始趋行朝,蒙恩长宗寺。初本不望报,人以为能事。利司具切奏,还官不容避。今年又少歉,我适帅泸水。无户备饭食,所济俱用米。聊舍三百斛,十中活一二。又以一千石,减价平行市。每石减十钱,庶几无涌贵。更有不熟处,资简潼川类。计用减价粜,所祈均获济。我非财有馀,但悯民不易。一时所施行,乐为之识记。
https://shici.929r.com/shici/IMBvK.html
秋风从何来,飒飒入窗牖。
残镫耿不寐,照我客颜厚。
故园岂不佳,亦颇兴怀否。
黄金桂百树,碧玉池十亩。
猿鹤响空山,亭台映疏柳。
觥筹杂野蔌,笔砚得佳友。
愁无弹鹊句,隽有持螯手。
人生行乐耳,功名有时有。
点检屐几两,土苴米五斗。
浩然归去来,万事不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