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平不平,大巧若拙。或指或掌,倚天照雪。
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
别别,珊瑚枝枝撑著月。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或指或掌,倚天照雪。
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
别别,珊瑚枝枝撑著月。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中的第一篇。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寓言般地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要平不平,大巧若拙",开篇即揭示了事物的微妙平衡与高超智慧,看似平凡无奇,实则蕴含大智慧。接下来的"或指或掌,倚天照雪",通过比喻人的手指和手掌,象征着力量与光明,如同倚天而立,照亮冰雪,展现出一种坚韧与明亮的精神风貌。
"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这里将大熔炉与卓越工匠相提并论,强调磨砺与精进的过程,即使面对困难,也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最后两句"别别,珊瑚枝枝撑著月",以珊瑚树枝的形象,生动描绘出坚韧的生命力,犹如珊瑚在月光下挺立,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独立的姿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象生动,寓言深刻,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在修养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
且莫悲潦倒。走穷途、嗣宗狂哭,士龙狂笑。
名士风流无不可,管甚寒毡破帽。
终不似、怨秋虫鸟。
拔剑出鞘君试舞,冷芙蓉、脱手双丸跳。
龙破壁,大声啸。仙居见说瑶台好。
又何须、豪情盛气,一番草草。
天上罡风吹十面,星斗总能扪到。
尽炼起、药炉丹灶。
炼出文通生花笔,便千人、也作寻常扫。
余咳唾,惠同调。
是南州高士,东海名家,西河旧里。
茅屋数椽,纵亭台无几。
墙外疏桐,檐前蔹蔓,到处成阴翳。
人道蓬莱,逍遥散诞,不过如此。
堪叹年时,燕齐吴楚,汗漫天涯,倦游知止。
一任人间,似桑田海水。
家有山妻,门无杂客,架上馀书史。
安乐窝成,吾其从老,于是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