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尽高堂发,秋霜满海天。
早营乌鸟养,莫恋沃洲禅。
井邑烽烟里,山河战伐边。
绝裾谁忍再,空有壮心悬。
白尽高堂发,秋霜满海天。
早营乌鸟养,莫恋沃洲禅。
井邑烽烟里,山河战伐边。
绝裾谁忍再,空有壮心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游归来后对家庭和国家深切的关怀与忧虑。首联“白尽高堂发,秋霜满海天”以白发和秋霜象征岁月的流逝与环境的严酷,表达了对年迈母亲的担忧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感慨。颔联“早营乌鸟养,莫恋沃洲禅”则体现了诗人对孝道的重视与对宁静生活的反思,同时暗含着对现实世界的留恋与逃避禅修的矛盾心理。
颈联“井邑烽烟里,山河战伐边”直接点明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战争的残酷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尾联“绝裾谁忍再,空有壮心悬”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战争的无力感,以及内心深处对再次相聚的渴望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亲情的深情厚意,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在动荡时代中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的深刻思考。
开成己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
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瘅之疾,体矜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
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
何则?
外形骸而内忘忧恚,先禅观而后顺医治。
旬月以还,厥疾少间,杜门高枕,澹然安闲。
吟讽兴来,亦不能遏,因成十五首,题为病中诗,且贻所知,兼用自广。
昔刘公干病漳浦,谢康乐卧临川,咸有篇章,抒咏其志。
今引而序之者,虑不知我者或加诮焉。
十年四海故交亲,零落唯残两病身。
共遣数奇从是命,同教步蹇有何因?
眼随老减嫌长夜,体待阳舒望早春。
新乐堂前旧池上,相过亦不要他人。
一床方丈向阳开,劳动文殊问疾来。
欲界凡夫何足道,四禅天始免风灾。
[色界四天:初禅具三灾,二禅无火灾,三禅无水灾,四禅无风灾。
]
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
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
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