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蕉拜石两无情,捋尽吟髭句不成。
顾影忽然成自笑,为谁痴立为谁行。
题蕉拜石两无情,捋尽吟髭句不成。
顾影忽然成自笑,为谁痴立为谁行。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便面小景》。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物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自我反思。
首句“题蕉拜石两无情”,以“题蕉”和“拜石”两个动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敬意,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景物在诗人眼中似乎并无情感回应,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隔阂感。
次句“捋尽吟髭句不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尝试捕捉这份隔阂感时的挫败感。诗人试图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发现语言难以完全传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流露出创作上的困惑与挣扎。
第三句“顾影忽然成自笑”,是诗人自我反思的瞬间。在审视自己的行为与情感后,他发现自己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审视。这一笑,既是对自己行为的幽默自嘲,也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肯定。
最后一句“为谁痴立为谁行”,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独白。这里的“痴立”与“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行动,更象征着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与探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孤独与不确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在创作与自我认知过程中的挣扎与成长。
城头皂帜作云飞,城中不纵胡马嘶。
虎狼那顾百万众,政期生载人杰归。
天王遣公赴狂虏,胡奴列拜听奇语。
军中相庆得左车,便觉笑谈混天宇。
先生一笑凛长虹,此膝那屈穹庐中。
平生数奇似李广,自许孤忠如鲁公。
毡帐归来眦欲裂,北望紫微湮涕血。
更期结草报君王,夜半无人径自绝。
城门初开闻讣书,参骞哭往万人俱。
义色忠躯略不变,忠言凛凛在襟裾。
当时中国满朱紫,不臣女真即臣楚。
闻公高节端不回,身虽亡恙气先死。
英风吹到新冕旒,天恩夜破九泉幽。
佳城可葬不可没,时有红光上斗牛。
我昔从公子弟列,欲报公知效公节。
公骑箕尾我谁依,独上山巅采薇蕨。
《刘忠显挽词》【宋·邓肃】城头皂帜作云飞,城中不纵胡马嘶。虎狼那顾百万众,政期生载人杰归。天王遣公赴狂虏,胡奴列拜听奇语。军中相庆得左车,便觉笑谈混天宇。先生一笑凛长虹,此膝那屈穹庐中。平生数奇似李广,自许孤忠如鲁公。毡帐归来眦欲裂,北望紫微湮涕血。更期结草报君王,夜半无人径自绝。城门初开闻讣书,参骞哭往万人俱。义色忠躯略不变,忠言凛凛在襟裾。当时中国满朱紫,不臣女真即臣楚。闻公高节端不回,身虽亡恙气先死。英风吹到新冕旒,天恩夜破九泉幽。佳城可葬不可没,时有红光上斗牛。我昔从公子弟列,欲报公知效公节。公骑箕尾我谁依,独上山巅采薇蕨。
https://shici.929r.com/shici/HyMd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