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杂诗十一首·其四》
《和杂诗十一首·其四》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夸者争荣名,几人能至老。

孔翠伤其尾,明膏不自保。

中台星未坼,金谷酒将燥。

此时褰裳去,岂非见几早。

咄哉彼蜣螂,丸粪死犹抱。

相牵入祸门,叹息复何道。

(0)
鉴赏

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人的虚荣与短视。诗人通过“夸者争荣名,几人能至老”这句话,直接点出了追求虚名的人往往难以善终的主题。接着,“孔翠伤其尾,明膏不自保”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过分张扬个性或才华的人,最终可能会遭受损失的形象。

“中台星未坼,金谷酒将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暗示了权力的消逝和财富的易逝,提醒人们要认清现实,避免过度追求虚无的东西。最后,“此时褰裳去,岂非见几早”表达了诗人对及时抽身、看清形势的肯定态度。

“咄哉彼蜣螂,丸粪死犹抱”一句,以蜣螂(即屎壳郎)为例,讽刺那些固执于错误观念,即使死亡也不愿放手的人。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幽默感,也强化了对盲目追求和固守错误的批判。

“相牵入祸门,叹息复何道”则是对那些因盲目跟从他人而陷入困境的人的警告,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奉怀国公大公兼寄杨镇抚

一从驰驿向西秦,几欲封书托使臣。

渭水白云生马足,函关紫气接车尘。

众中持节传宣久,到处题诗访古频。

藩府官寮多属望,料知杨震独情亲。

(0)

和公相晓出中都父道门韵

太微连甲第,黄道接天居。

月柝收更罢,星轺发轫初。

鞭声喧野渡,旗影照村墟。

欲出怀调膳,言归畏简书。

宠光朝奏毕,物色苦吟馀。

自笑从公后,烟波负老渔。

(0)

扬州

芜城草色绿迢迢,胜国繁华寄寂寥。

红药无人开锦幄,玉楼何处教鸾箫。

荒祠古木雷塘路,细雨平莎扬子桥。

五日恶风今日好,摊书高卧仰青霄。

(0)

夹沟驿待后船不至

待船两河口,沽酒夹沟边。

羁旅身如病,淹留日似年。

层冰因雪急,破浪得风偏。

京国三千里,蟾蜍两度圆。

(0)

杨青驿

杨青驿前杨柳青,马头南去船北行。

北方土寒春尚浅,三月尽时莺未鸣。

倚马停舟竞攀折,青丝络手花飞雪。

人心自尔忆乡关,柳色何曾管离别。

草木无情是杨树,莫种驿亭分别处。

旧愁新恨几时休,前头又入杨村去。

(0)

沛县歌风台

河流西来复东注,我方乘舟北河去。

长涂短服春已深,小邑孤城日将暮。

河傍穹碑倚春树,停桡一读知其故。

不见高台号大风,空馀草屋连荒戍。

当时汉祖居沛中,时有云气随飞龙。

道间未斩白帝子,圯下已逢黄石公。

子婴首落重瞳手,百二山河夘金有。

阴陵失路岂人为,鸿门不死真天授。

残忍者灭仁义王,威加四海归故乡。

箨冠巍峨筑声壮,日月照耀旌旗杨。

身中衮裳朱衣绣,酒酣歌舞争为寿。

父老人人被宠恩,租庸世世蒙蠲宥。

云胡伯心犹未忘,意气激烈非虞唐。

不歌艰难创王业,却思壮士守边疆。

台前风烟起天末,台下寒流动毛发。

黄昏不敢问前途,驻目更看芒砀月。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