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悲秋赋,犹牵梦雨情。
人心空恳迫,天听自昭明。
骤岂风能靡,和非雹与并。
霤悬庐阜瀑,山映羽林兵。
已洒临菑汗,将漂石勒营。
循良惭召父,调燮赖陈平。
方士田俱溉,先生道可耕。
乱飘丝未理,急点射方争。
愿补天无漏,谁占坎不盈。
云披心屡折,雷属耳常倾。
未说千箱满,聊欣八极清。
幸令鹅贳死,那恤虹仍横。
银竹森犹亚,檐花落更萦。
昆阳万矢尽,沧海几沤轻。
反照霞初散,中秋月已生。
一杯相属处,忧虑洗京京。
不作悲秋赋,犹牵梦雨情。
人心空恳迫,天听自昭明。
骤岂风能靡,和非雹与并。
霤悬庐阜瀑,山映羽林兵。
已洒临菑汗,将漂石勒营。
循良惭召父,调燮赖陈平。
方士田俱溉,先生道可耕。
乱飘丝未理,急点射方争。
愿补天无漏,谁占坎不盈。
云披心屡折,雷属耳常倾。
未说千箱满,聊欣八极清。
幸令鹅贳死,那恤虹仍横。
银竹森犹亚,檐花落更萦。
昆阳万矢尽,沧海几沤轻。
反照霞初散,中秋月已生。
一杯相属处,忧虑洗京京。
这首诗是宋代胡寅所作的《酬信仲见和二首(其二)》。诗人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他不写伤感的悲秋之作,却仍然被雨的情感所牵动,体现出内心的深情。他感叹人心的恳切与天意的公正,认为风雨的力量不足以颠覆,和平并非只有晴天无雹。雨水滋润着农田,也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诗人以古代贤臣如召父和陈平自比,表达出自己希望为国家出力的愿望。他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如庐阜的瀑布、羽林军的映衬,都寓含深意。他关心民生疾苦,希望能解决天灾人祸,使天下安宁。同时,他也感慨个人的挫折与忧虑,但仍然保持乐观,期待中秋月的清朗。
诗中还提到“鹅贳死”和“虹仍横”,寓意着生活的艰难和困境,但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最后,诗人以中秋月升,共饮一杯,洗去忧虑,展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胡寅的才情和高尚情怀。
水精之域,现如来、一丈青莲花界。
嫩角簪裾,河朔饮、水枕风船俱在。
公子风标,丽人颜色,恰与仙郎对。
十分消受,世间残暑无奈。
转忆仆射陂前,绿杨千缕,浅瀫如罗带。
展放天机,云锦段、拥出红妆翠盖。
廿载飘蓬,更番触热,闭置车箱隘。
清凉如许,船唇著我差快。
暖人春幡,乍东风、蕙转冰成酥雨。
湘梅过了,又是霏香雾。
琳宫磬度,正金箓、玉晨宵御。
应艳道、瑶草琪花,近覆醮坛鹓鹭。如闻秀郊人语。
笑声来胜似,灯明箫鼓。鳞鳞翠瓦,渐造玉檐琼宇。
凉蟾借取,讶窗近、夜珠来处。
还自检、银烛风帘,细商词句。
炎景停空,翠波湔暑,明湖一曲圆抱。
环堤都是树,带夹岸、朱门多少。藕花开了。
占三面朱栏,与花回绕,青帘袅。
绮筵尊底,万红齐笑。
更爱墙外东邻,隐高楼天半,文窗窈窕。
绿杨摇曳处,恰掩映、钗横了鸟。靓妆双照。
尽罗扇兜香,递风都好。花光杪。
茜纱衫子,夕阳红到。
镜湖八百,把轻烟软翠,荡成词境。
玉笛一声云外起,吹得鸳鸯都醒。
钿枕盟香,珊奁偎月,总是诗禅影。风情何似。
露痕凉堕花顶。
一自春水悠然,碧山老去,零落闲金粉。
牙板铜琶都歇绝,寂寞鱼龙谁听。
试谱冰弦,遍传莲女,唱彻江天迥。
苧萝溪上,万峰同斗妆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