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三载别青峰,见画长思问竹松。
归棹五湖烟水阔,柴门应有落花封。
远游三载别青峰,见画长思问竹松。
归棹五湖烟水阔,柴门应有落花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游三年后,对故乡山水的深切思念。首句“远游三载别青峰”,简洁有力地勾勒出诗人离家远行的时长与距离,青峰象征着故乡的山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之情。第二句“见画长思问竹松”,在异乡见到画中的竹子和松树,引发了他对家乡自然景色的怀念,竹松常被赋予坚韧不拔的品格,此处暗含了诗人对家乡美好回忆的向往。
第三句“归棹五湖烟水阔”,转而想象自己归乡的情景,五湖泛指广阔的水域,烟水阔则描绘出归途的辽远与壮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期待。最后一句“柴门应有落花封”,以柴门为起点,落花封门则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象征,预示着诗人回到家乡后,将迎接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新开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归家的渴望。
一碧鳞鳞,横万里、天垂吴楚。
四无人、舻声自语。
向浮云,西下处,水村烟树。
何处系船,暮涛涨浦。
正江南、摇落后,好山无数。
尽乘流、兴来便去。
对青灯、独自叹,一生羁旅。
敧枕梦寒,又还夜雨。
路辅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
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
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
归鬓任霜,醉红未老。
今夕何朝,披岫幌、云关重启。
引冰壶、素空似洗。
卷帘中、敧枕上,月星浮水。
天镜夜明,半窗万里。
盼庭柯、都老大,树犹如此。
六年前、转头未几。
唤邻翁、来话旧,同篘新蚁。
秉烛夜阑,又疑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