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兰花的景象。"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兰花在月光下摇曳生姿的情景,露珠晶莹,光影斑驳,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姿态独特。"乱"字形象地刻画了露珠反射的光芒在叶片上跳跃不定,"斜"字则描绘了兰花随风摇曳的动态美。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则是诗人对世俗之人的感慨,暗示兰花的高雅与清幽不被一般人所理解,他们更倾向于欣赏表面鲜艳的花朵。诗人以兰花的叶子为题,寓言了对内在品质的追求和对浮华外表的不屑,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兰花为载体,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哲理,展现出元末明初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青天疾闪金蛇电,冷光激射双目眩。
熟视乃是日本刀,匣底阴森沈一片。
委委蛇蛇刃九曲,软许吹毛坚切玉。
古斑深蚀蛟血腥,细理饱湛龙文绿。
暹罗花缬裁作囊,陇山鹦鹉刻作杷。
万方珍重无所用,鬼哭秋灯风雨夜。
边城废兴关治乱,山河代易形势殊。
乔木亭亭表故国,前人手泽留规模。
堂前老柏双蔚起,参天黛色霜露濡。
左进右退若相逊,盘崛天矫分荣枯。
龙翔凤翥作奇态,阴森尚疑神护扶。
古物历劫聚精爽,四邑休咎占适符。
民命至重天听近,树杪厌闻朝啼乌。
君不见西台御史持明法,三槐九棘无滥竽。
又不见殷人尚鬼留社木,先罚后赏民自孚。
吁嗟乎,武侯治蜀功不朽,于今祠树犹旁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