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花阴下,安眠雪作肤。
玉人春梦醒,何处唤狸奴。
长日花阴下,安眠雪作肤。
玉人春梦醒,何处唤狸奴。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长日花阴下”,以“长日”点出时间的悠长,以“花阴”渲染环境的幽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几分闲适的氛围。次句“安眠雪作肤”,通过“安眠”二字,展现了主体的放松与舒适,而“雪作肤”则巧妙地将主体比作覆盖着雪的肌肤,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暗示了主体的纯洁与高雅。
接着,“玉人春梦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主体比喻为“玉人”,不仅强调了其外表的美丽,更暗含了其内在的纯净与高贵。同时,“春梦醒”这一细节,既可能象征着从梦境中醒来,也可能寓意着从某种幻想或期待中回归现实,给人一种既梦幻又现实的双重感受。
最后,“何处唤狸奴”,以一个疑问句结束,引人遐想。这里的“狸奴”通常指家中的猫咪,但在此处似乎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宠物,而是象征着某种渴望、呼唤或是内心的寄托。整个句子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不禁思考这背后的情感与故事。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与反思。
晋末英雄起,神器沦荒服。
胡月蚀中原,白日升旸谷。
金陵实形胜,关山固重复。
巨壑隍北壖,长江堑西隩。
凿山拟嵩华,穿地象伊谷。
草昧席罗图,荜路戴黄屋。
一时因地险,五世享天禄。
礼乐何煌煌,文章纷郁郁。
多士春林秀,作颂清风穆。
出入三百年,朝事几翻覆。
搀抢如云勃,鲸鲵旋自曝。
倦闻金鼎移,骤睹灵龟卜。
吁嗟王气尽,坐悲天运倏。
天道何茫茫,善淫乃相复。
行路偏衣半,遂亡大梁族。日隐汀洲上,登舻?川陆。
月回吴山树,风闻楚江鹄。
因依兰蕙丛,采撷不盈掬。
烟收绿野远连空,戍垒依稀入望中。
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
扁舟晚济桃花浪,走马晴嘶柳絮风。
乡思正多羁思苦,不须回首问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