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
欲赏今宵月,须登昨夜楼。
露浓梧影淡,风细桂香浮。
莫做寻常看,嫦娥亦解愁。
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
欲赏今宵月,须登昨夜楼。
露浓梧影淡,风细桂香浮。
莫做寻常看,嫦娥亦解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期待与感慨。首句“秋来长是病,不易到中秋”表达了诗人因病难以享受秋天的美好时光,尤其是期待中的中秋佳节。接下来,“欲赏今宵月,须登昨夜楼”则透露出诗人为了赏月,不惜在前一天晚上就登高望远,表现了对中秋之夜明月的渴望。
“露浓梧影淡,风细桂香浮”两句细腻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露水滋润下的梧桐树影显得有些模糊,微风轻拂,桂花的香气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莫做寻常看,嫦娥亦解愁”一句,诗人以嫦娥为例,表达了一种超越日常的审美态度。即使是传说中的嫦娥,面对如此美景,也会感到忧愁。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和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
灵源庙前木,我昔见拱把。
七年身屡到,郁郁荫檐瓦。
春风响马衔,竝辔客萧洒。
更愿少尹贤,置酒意倾写。
斋堂有佳处,花柳轻娅姹。
莲塘想旧叶,稻畦识枯苴。
开关抚洪河,黄流极天泻。
忆昔武皇来,系璧沈白马。
从官亲土石,襁负至鳏寡。
空余瓠子诗,哀怨逼骚雅。
白圭自圣禹,今谁定真假。
晁子发谠言,圣功谅难亚。
排河著地中,势必千里下。
移民就宽闲,何地不耕稼。
此论似太高,吾亦茫取舍。
有器可深川,吾未之学也。
革囊南渡传诗句,摹写相思意象真。
九日黄花倾寿酒,几回青眼望归尘。
蚤为学问文章误,晚作东西南北人。
安得田园可温饱,长抛簪绂裹头巾。
雨余禽语催天晓,月上梨花放夜阑。
莫听游人待妍暖,十分倾酒对春寒。
此道沈霾多历年,喜君占斗斸龙泉。
我学渊明贫至骨,君岂有意师无弦。
潇洒侯王非爵命,道人胸中有水镜。
霜钟堂下明月前,枝枝雪压如悬磬。
敝帚不扫舍人门,如愿不谒青洪君。
来听道人写风竹,手弄霜钟看白云。
平生窃闻公子旧,今日谁举贾生秀。
未知束帛何当来,但有一筇相倚瘦。
欲截老龙吟夜月,无人处为江山说。
中郎解赏柯亭椽,玉局归时君为传。
万里风帆水著天,麝煤鼠尾过年年。
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