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罗明仲草书歌》
《答罗明仲草书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草书之妙谁绝伦,我欲从之羞效颦。

平生两手硬如铁,空有苦思凌风云。

罗夫子,君不闻草书在意不在文。

十年摹写未必似,偶然落笔还通神。

人道张颠看剑舞,公孙大娘出谁门。

始知骅骝别有骨,世上岂复曹将军。

罗夫子,君不见陈士谦,温元善。

芙蓉颜色杨柳姿,能使市上黄金贱。

今人好尚乃如此,有眼何须辨真赝。

罗夫子,眼如电。生来四十年,阅遍图书五千卷。

向来得我书,赠我一匹锦绣缎。

吾观少陵有诗史,看君之诗宛相似。

包罗巨细成大家,上穷伏羲下元季。

秋姜冬桂老愈辣,翠竹青松寒不死。

君诗在格不在辞,肯与时人斗红紫,吾观草书亦如此。

罗夫子,君莫疑,眼中磊落非君谁。

紫阳之书冠今古,其大如斗小者卮。

虫书鸟迹不复识,见此再拜真吾师。

君今长驱我戈倒,缩手不搏生蛟螭。

长安城西纸贵贱,吾欲买断防君嗤。

(0)
鉴赏

这首《答罗明仲草书歌》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赞美草书艺术,表达了对草书独特魅力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诗中以草书为线索,穿插了对书法技巧、艺术境界以及个人情感的探讨。

开篇即以“草书之妙谁绝伦”引出主题,赞扬草书的独特魅力。接着,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苦思,却难以达到草书的高妙境界,以此表达对草书艺术的敬畏之情。随后,诗人引用“罗夫子”这一称谓,进一步展开对草书艺术的讨论,强调草书在于意而不在于字形,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领悟才能掌握其精髓。

诗中提到的“张颠看剑舞”和“公孙大娘”等典故,都是为了说明草书如同舞蹈般流畅自如,需要艺术家具备独特的气质和天赋。诗人通过这些比喻,强调草书艺术不仅在于技巧的熟练,更在于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展现。

接下来,诗人以陈士谦、温元善为例,说明草书艺术能够赋予作品以生动的色彩和生命力,使得原本普通的物品变得珍贵。这不仅是对草书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艺术创作中个性表达重要性的强调。

最后,诗人以“吾观少陵有诗史”为引,将草书艺术与诗歌相提并论,认为草书如同诗史一般,能够包罗万象,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诗人通过对比,强调草书艺术在形式与内容上的高度统一,以及其对历史的记录与传承功能。

整首诗通过对草书艺术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草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中个性表达、情感抒发以及历史记录等方面的重视。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诗人成功地将草书艺术的魅力传达给读者,使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草书艺术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壑庵

一壑藏春水,寒生清净心。

落花幽籁细,苦竹夕阳深。

寂以会众妙,澹然閒至今。

两湖三十里,于此寄微吟。

(0)

行路难二首·其一

蒲桃美酒留所欢,酒底对面藏波澜。

几人三五寻甘言,为君一歌行路难。

君不见优施尊前好起舞,臧会无言成面阻。

又不见二子戕,三士死,杀人如杀鸡,宛转当前死。

行路难,可若何。

南邻鸡犬自唱叫,老死慎勿相经过。

(0)

九日月中对菊同禧伯郎中赋六首·其三

子山牢落去江南,赋主悲哀尚一堪。

只恐秋天闻亦苦,并催红雨下霜岩。

(0)

邺中怀古·其二

铜雀台荒霸业灰,岿然冢土邺城隈。

如今片瓦犹珍赏,谁得陈思八斗才。

(0)

五丈原

筹策南方定,中原尚可为。

出师再陈表,涕泣已长辞。

(0)

为冀老嘱题·其三

益寿何须参与苓,年来已自鬓星星。

养生非欲辞甘苦,世味酸咸我已经。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