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山牢落去江南,赋主悲哀尚一堪。
只恐秋天闻亦苦,并催红雨下霜岩。
子山牢落去江南,赋主悲哀尚一堪。
只恐秋天闻亦苦,并催红雨下霜岩。
这首诗描绘了子山离别江南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与不舍。诗人以“牢落”形容离别的孤独与失落,将情感渲染得颇为浓烈。接着,通过“赋主悲哀尚一堪”,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之痛,即使在赋诗表达哀思时,也难以完全排遣内心的悲凉。
后两句“只恐秋天闻亦苦,并催红雨下霜岩”,则将情感推向了极致。诗人担心秋天的到来会加剧内心的痛苦,甚至似乎能听到秋天的脚步声,仿佛它也在催促着红叶如雨般飘落,象征着离别与凋零。这种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强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敏感体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嫩冰池沼。泽国寒初峭。梅乍坼,春才早。
朱门歌管矗,绣阁沉烟袅。
欢宴处,神仙一夜离蓬岛。九十过头了。
百岁看看到。须听取,千年调。
人誇嫫母妍,我觉彭篯少。
强健在,看儿历遍中书考。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黄金缕,碧玉箫,温柔乡里寻常到。
青春过了,朱颜渐老,白发凋骚。
则待强簪花,又恐傍人笑。
暖日宜乘轿,春风宜试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对人娇杏花,扑人飞柳花,迎人笑桃花。
来往画船游,招飐青旗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