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由来太古同,生灵休养至仁中。
五兵不试归神武,万物无私是化工。
玉座忽逢春月尽,金旌遥指洛川穷。
年年翠辇长陪扈,那向西城别梓宫。
道德由来太古同,生灵休养至仁中。
五兵不试归神武,万物无私是化工。
玉座忽逢春月尽,金旌遥指洛川穷。
年年翠辇长陪扈,那向西城别梓宫。
这首诗是宋代蔡襄为仁宗皇帝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仁宗皇帝高尚道德和仁政的敬仰。首句“道德由来太古同”赞扬了仁宗皇帝自古以来就遵循的道德准则,强调其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接着,“生灵休养至仁中”进一步描绘了仁宗以仁爱之心滋养天下百姓,体现了他的仁德之治。
“五兵不试归神武”意味着仁宗在位期间,以和平手段治理国家,避免战争,展现出神明般的智慧和武德。而“万物无私是化工”则赞美仁宗的胸怀宽广,如同自然界的造物主一般,无私无欲,公正无私。
“玉座忽逢春月尽”暗指仁宗去世,犹如春天的月光突然消逝,表达出诗人对皇帝突然离世的哀痛。最后一句“年年翠辇长陪扈,那向西城别梓宫”描绘了往昔皇帝出行时民众簇拥的场景,如今却只能在心中追忆,无法再送别皇帝的灵柩(梓宫)西行。
整体而言,蔡襄通过此诗深情缅怀仁宗皇帝的仁德与功绩,流露出深深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滕大夫伯阳父孙,烹小鲜治大国原。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
子弟无赖皆西奔,外吏畏惧过乃尊。
踵门父老如云屯,拊髀跳踉走儿孙。
绛幡翠节歌呗喧,画盆戴顶烟如焚。
绣褾綵轴箱帕繁,曲躬叉手前致言。
畜眼未见耳不闻,暮年何以答此恩,请诵华严寿我君。
九日登临迫闭藏,老怀无恨自凄凉。
山头落帽风流绝,壁面称诗语笑香。
冲雨肯来寻此老,拂床聊待熟黄粱。
独无樽酒为君寿,正使秋花未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