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赵秋晓·其三》
《挽赵秋晓·其三》全文
宋 / 陈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年头岁尾足追随,畅饮高歌送落晖。

赓咏每思弹丸句,谈谐常落箭锋机。

渐成瓜葛缘方熟,共看茱萸事已非。

数尺茅檐杨柳岸,故应经此尚依依。

(0)
翻译
从年初到年末,陪伴始终,举杯高歌直到夕阳西下。
每当吟诵诗词,总想起那些短暂却意味深长的句子,谈笑间常常触及核心话题。
随着友情逐渐深厚,共同经历的场景已不再如初,茱萸的寓意也发生了变化。
在那只有几尺宽的茅草屋前,杨柳依依的岸边,我们曾度过,如今依然怀念。
注释
年头岁尾:指一年中的开始和结束。
追随:陪伴。
落晖:落日。
赓咏:续唱,吟咏。
弹丸句:短小而意味深长的话。
箭锋机:比喻谈话的核心或关键点。
瓜葛:比喻关系的复杂或亲密。
方熟:逐渐成熟。
茱萸:古代重阳节插戴的植物,象征长寿。
数尺茅檐:简陋的房屋。
杨柳岸:形容景色优美,常与离别相关。
依依:形容依恋不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纪悼念友人赵秋晓的第三首挽诗。诗中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怀念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首句“年头岁尾足追随”,描绘了诗人与赵秋晓长久以来的友情,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始终陪伴在彼此身边。次句“畅饮高歌送落晖”则展现了他们一同度过的欢乐时光,夕阳下饮酒唱歌,寓意着友谊的深厚。

“赓咏每思弹丸句,谈谐常落箭锋机”两句,通过回忆他们的诗词唱和和机智对话,体现了他们才情横溢,言辞犀利,如同箭矢般直击人心。随着友情的加深,“渐成瓜葛缘方熟”,暗示了他们关系的亲密无间。

“共看茱萸事已非”一句,借茱萸的传统意象,表达对过去共同经历的感慨,如今人事已非,令人唏嘘。最后一句“数尺茅檐杨柳岸,故应经此尚依依”,以简朴的生活场景收束,表达了诗人对故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即使身处简陋屋檐下,面对杨柳依依,仍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依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亡友赵秋晓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陈纪
朝代:宋

陈纪(1254—1345),字景元,号淡轩,一号陵交,东莞(今属广东)人。南宋末年诗人、词人。领咸淳九年(1273年)乡荐,咸淳九年(1273年)与兄陈庚同登进士,官通直郎。宋亡后,不仕,与赵必襐、赵时清等隐于乡中,诗酒酬唱。
猜你喜欢

秣陵口号

车马垂杨十字街,河桥灯火旧秦淮。

放衙非复通侯第,废圃谁知博士斋。

易饼市傍王殿瓦,换鱼江上孝陵柴。

无端射取原头鹿,收得长生苑内牌。

(0)

戊寅九月初三日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三首·其二

再镇危关锁钥长,一归寇盗总猖狂。

心因忧国浑如醉,鬓为论兵半有霜。

椽笔携将分子姓,靴刀留取压文章。

入郊先问躬耕地,简较秋原几树桑。

(0)

李草堂先生席上

鲜鱼色色接芳樽,小病深衣对此温。

便欲狂呼侪少长,可无佳咏负朝昏。

一从令子为兄弟,长使他乡役梦魂。

安得买书千万卷,相将藜藿饱山槾。

(0)

留别新绿轩

篮舆侧放山门下,我作山人尽一餐。

芳树如闻啼鸟怨,残花犹恋去人看。

百年香火崇碑在,四海烟涛一剑寒。

莫复殷勤为后约,还山古有万千难。

(0)

叠前韵答振之·其三

怕向人前话感恩,故衫憔悴旧啼痕。

古槐能幻淳于梦,芳草难招屈子魂。

尘谪何因偏綵笔,天涯无处不朱门。

任君学得安心法,清浊从来未易论。

(0)

乾隆癸丑中秋,陈榕溪夫子自三河遣人走京师,招湘读书官舍,且命即日束装,趁节赏月,盖下车之第七日也。距今夕乃五年矣。夫子俸满不迁,湘复留滞都门,偃蹇如故。极思来会此节,一话万端,以病新起不果。对月孤吟,惆怅无极,时嘉庆三年戊午八月十五夜·其一

忆客三河县,今宵忽五年。

感时瓜已熟,纪事月频圆。

后会知何地,相违况眼前。

平生一师弟,欲语转茫然。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