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滕县李奉议》
《寄滕县李奉议》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古风

滕大夫伯阳父孙,烹小鲜治大国原。

一得何用五千言,弛灾决狱人不冤。

盛气走讼畏讨论,终岁敛吏不到门。

子弟无赖皆西奔,外吏畏惧过乃尊。

踵门父老如云屯,拊髀跳踉走儿孙。

绛幡翠节歌呗喧,画盆戴顶烟如焚。

绣褾綵轴箱帕繁,曲躬叉手前致言。

畜眼未见耳不闻,暮年何以答此恩,请诵华严寿我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éngxiànfèng
sòng / chénshīdào

téngbǎiyángsūnpēngxiǎoxiānzhìguóyuán

yòngqiānyánchízāijuérényuān

shèngzǒusòngwèitǎolùnzhōngsuìliǎndàomén

làijiē西bēnwàiwèiguònǎizūn

zhǒngménlǎoyúntúntiàoliàngzǒuérsūn

jiàngfāncuìjiébàixuānhuàpéndàidǐngyānfén

xiùbiǎocǎizhóuxiāngfángōngchāshǒuqiánzhìyán

chùyǎnwèijiàněrwénniánēn

qǐngsònghuáyán寿shòujūn

注释
烹小鲜:比喻治理国家的细致与谨慎。
大国原:指国家大事的治理。
一得:一点点见解或成就。
五千言:形容文字多,论述详尽。
弛灾决狱:解除灾难,公正断案。
走讼:逃避诉讼。
敛吏:使官吏收敛行为。
畜眼:形容视力衰退。
华严:佛教经典名,此处代指祝寿的仪式。
翻译
滕国的大夫伯阳父和他的孙子,用烹饪小鱼的方法治理国家大事。
即使只有一得之见,也用五千字的论述阐述,消解灾难,公正断案,百姓没有冤屈。
官员们的傲慢消失,不再轻易争论诉讼,整年里官吏都不上门骚扰。
家中的子弟无所事事,都往西边逃散,外来的官吏敬畏,不敢过于放肆。
乡亲们聚集而来,像云彩一样密集,拍着大腿,欢蹦乱跳地迎接子孙。
红色旗帜翠绿节杖,歌声诵经声热闹非凡,如同画盆上空烟火缭绕。
精美的绣品、彩色的轴卷和箱帕堆积如山,他们弯腰叉手,上前表达敬意。
他们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清,晚年如何回报这份恩德?只求诵读《华严经》来祝寿君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寄滕县李奉议》,通过对滕县李奉议治理地方的描绘,赞扬了他的才能和德政。首句“滕大夫伯阳父孙”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暗示其继承了先人的智慧。接下来的诗句“烹小鲜治大国原”比喻他处理政务如同烹饪微妙之事,却能稳定大局,显示出他的高超治理能力。

“一得何用五千言”暗指他用简练的策略解决问题,无需繁琐的规章制度。“弛灾决狱人不冤”则强调他的公正无私,使得百姓心服口服。接着描述了当地官场风气因他的到来而改变,诉讼减少,官员们不敢胡作非为,连子弟也受到震慑。

“踵门父老如云屯”形象地描绘了民众对他的敬爱,他们纷至沓来表达感激之情。“绛幡翠节歌呗喧”描绘了庆祝的热闹场景,人们载歌载舞,气氛热烈。最后两句“畜眼未见耳不闻,暮年何以答此恩,请诵华严寿我君”表达了老人的感慨,他们无法用言语回报,只能请求诵读佛经来为李奉议祈福延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比喻,展现了滕县李奉议在地方治理上的卓越表现,以及他赢得百姓衷心拥戴的景象。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晚步

沿流步屧漫寻凉,目送渔舟带夕阳。

绿树森疏重扫石,碧流清浅试褰裳。

炎埃羃地归牛喘,暝色穿林宿鸟忙。

忽忆驭风凌倒景,短筇直上最高冈。

(0)

再叠前韵酬雪湖

少陵有诗驱疟鬼,公诗亦合传万人。

病眸真与缄并启,笑口不知杯几巡。

西郊停云树杳霭,东篱采菊山嶙峋。

芙蓉炤水秋未老,濯缨还共沧浪滨。

(0)

和陈德孚见怀绝句五首·其四

数亩山居膝可容,老龙鳞甲手栽松。

茅亭正在云深处,长夏阴阴紫翠重。

(0)

和答王守溪少傅

陶翁乐天命,乘化复奚疑。

乞身讵嫌蚤,孔戣知二宜。

行乐偶兹游,荏苒岁何其。

山林幸深密,久与俗驾辞。

春池芳草生,秋菊白露滋。

冥搜穷万汇,野兴随四时。

金兰邈何许,望望长相思。

(0)

四月望日宿泐巴泉,雨雪,次日早行,晴霁

首夏东归去路宽,泐巴行馆客衣单。

侵晨忽把羊裘换,蚱夜犹怜兔魄寒。

雨歇风清云渐散,雪消砂硬土全干。

四时一月都经过,好作炎凉世态看。

(0)

气候六首·其三

高昌炎热绝无俦,赢得元时号火州。

毕竟庚藏阳气伏,凄凄风雨又边秋。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