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慕勋名,挟策向京都。
朝辞莱子衣,日暮登公车。
万里谒君门,所志在攘除。
朱户尽金张,许史无空庐。
鼓鼙遍原野,北郭皆丘墟。
文臣死疆场,游说多穰苴。
九重日焦劳,闾左夜笙竽。
贡公不可学,胡为滞通衢。
寸阴讵勿惜,缮性吾有馀。
徘徊去长安,浮游归蓬居。
岂不怀匡济,天运当何如。
汉兴擢良何,隋衰生世虞。
何山无良材,拳曲顾盼纡。
此理良固然,志士徒欷歔。
贫贱安足骄,将以返生初。
偃息川岳间,真乐非禽鱼。
少年慕勋名,挟策向京都。
朝辞莱子衣,日暮登公车。
万里谒君门,所志在攘除。
朱户尽金张,许史无空庐。
鼓鼙遍原野,北郭皆丘墟。
文臣死疆场,游说多穰苴。
九重日焦劳,闾左夜笙竽。
贡公不可学,胡为滞通衢。
寸阴讵勿惜,缮性吾有馀。
徘徊去长安,浮游归蓬居。
岂不怀匡济,天运当何如。
汉兴擢良何,隋衰生世虞。
何山无良材,拳曲顾盼纡。
此理良固然,志士徒欷歔。
贫贱安足骄,将以返生初。
偃息川岳间,真乐非禽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年才俊对功名的渴望与追求,以及他在面对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诗中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少年慕勋名,挟策向京都”,开篇点明了主人公年轻时对功名的向往,他带着书卷,前往繁华的京城,寻求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接着,“朝辞莱子衣,日暮登公车”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清晨出发,傍晚抵达京城的情景,体现了他追求功名的决心和速度。
“万里谒君门,所志在攘除”表明了主人公的志向,即不远万里,只为清除社会的不平之事,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接下来的描述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朱户尽金张,许史无空庐。”这句话通过对比权贵之家的奢华与普通百姓的贫困,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
“鼓鼙遍原野,北郭皆丘墟”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原野上战鼓声声,北郊已成废墟,展现了社会动荡的一面。紧接着,“文臣死疆场,游说多穰苴”指出文官在战场牺牲,而游说之士却多效仿古代军事家穰苴,暗示了社会对人才的利用方式。
“九重日焦劳,闾左夜笙竽”则反映了朝廷官员日夜辛劳,而民间却歌舞升平,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公正的渴望。
“贡公不可学,胡为滞通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如贡禹的敬仰,同时也感叹自己为何还滞留在道路上,未能实现理想。接下来的“寸阴讵勿惜,缮性吾有馀”表明了诗人珍惜时间,努力提升自我修养的决心。
“徘徊去长安,浮游归蓬居”描述了诗人离开繁华的京城,回到自然之中,寻找内心的平静。最后,“岂不怀匡济,天运当何如”表达了诗人虽有匡扶正义之心,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天道的疑问。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作郡逾七载,今日偶独游。
石径虽折盘,去去山更幽。
人家隐丛筱,蔀屋无岑楼。
我欲询民俗,肩舆因少留。
踉跄走村竖,三五遮道周。
俯首拜君侯,俱言今有秋。
禾黍已登场,牟麦行见耰。
公租少逋负,里胥敢诛求。
民情已如此,闻之我心休。
于焉度重岭,风光豁人眸。
村舂转云碓,石桥架回流。
前有梵王家,巍巍俯林丘。
门前列松桧,白日风飕飕。
老衲出相迓,长跪礼数优。
熏垆与茗碗,相奉何绸缪。须臾出盘筵,有?亦有羞。
新酒不尽饮,诗句任冥搜。
侍我程氏子,资质如琳璆。
年少总知学,我唱彼亦酬。
引我访古祠,祠下渟龙湫。
祈祷辄灵应,此语證前脩。
试登华子冈,冈前衍平畴。
再陟翻经台,台荒林木稠。
山果自琐碎,野鸟鸣啾啾。
听之不惮䀨,亦足纾烦忧。
归来不觉晚,零露袭敝裘。
《游麻源三谷》【明·谢士元】作郡逾七载,今日偶独游。石径虽折盘,去去山更幽。人家隐丛筱,蔀屋无岑楼。我欲询民俗,肩舆因少留。踉跄走村竖,三五遮道周。俯首拜君侯,俱言今有秋。禾黍已登场,牟麦行见耰。公租少逋负,里胥敢诛求。民情已如此,闻之我心休。于焉度重岭,风光豁人眸。村舂转云碓,石桥架回流。前有梵王家,巍巍俯林丘。门前列松桧,白日风飕飕。老衲出相迓,长跪礼数优。熏垆与茗碗,相奉何绸缪。须臾出盘筵,有?亦有羞。新酒不尽饮,诗句任冥搜。侍我程氏子,资质如琳璆。年少总知学,我唱彼亦酬。引我访古祠,祠下渟龙湫。祈祷辄灵应,此语證前脩。试登华子冈,冈前衍平畴。再陟翻经台,台荒林木稠。山果自琐碎,野鸟鸣啾啾。听之不惮䀨,亦足纾烦忧。归来不觉晚,零露袭敝裘。
https://shici.929r.com/shici/WAPR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