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重上更依依,风急云繁木叶稀。
匡阜迥连江雾紫,湘山渐入楚天微。
独怜岁晚长为客,何处登临可当归。
戎马孤舟淹日月,故园梅蕊发寒扉。
高楼重上更依依,风急云繁木叶稀。
匡阜迥连江雾紫,湘山渐入楚天微。
独怜岁晚长为客,何处登临可当归。
戎马孤舟淹日月,故园梅蕊发寒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上浔阳酒楼时所见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首联“高楼重上更依依,风急云繁木叶稀”中,“依依”二字传达出诗人对这座高楼的深厚情感,即使多次登临,依旧难以割舍。风急云繁,木叶稀疏,营造出一种秋意浓重、景象萧瑟的氛围。
颔联“匡阜迥连江雾紫,湘山渐入楚天微”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酒楼延伸至远处的山水。匡庐(即庐山)与江雾相连,呈现出一片紫色的朦胧美;湘山渐渐融入楚天之中,显得更加渺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含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颈联“独怜岁晚长为客,何处登临可当归”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岁末年尾,诗人仍漂泊在外,无处可归,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登临”不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描述,也是心灵的寄托,诗人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安放自己灵魂的地方。
尾联“戎马孤舟淹日月,故园梅蕊发寒扉”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在战乱的时代,诗人如同孤舟在动荡的岁月中漂泊,而故乡的梅花却在寒冷中悄然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这一联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世事时的孤独、思乡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既生五独世,富贵无久常。
患在贫贱中,种种皆苦忙。
贫贱穷易返,富贵耽岂遑。
回观身渐轻,一切如秕糠。
所慕所师友,汲引圣贤旁。
西方有古佛,愿力披十方。
释家本吾师,宣说极已详。
诚信念不断,身出莲花房。
五色若车盖,沐浴随香光。
尘砂视珠玉,地尽七宝装。
帝网绚行树,风籁含笙簧。
鸾鹤会百音,讽念和轻飏。
时无寒暑逼,心地咸清凉。
物情远善业,淫杀竞自戕。
垂老忘归期,愿与恩怨商。
閒庭荒落馀,岁或客斯地。
剥落人迹稀,草木引群类。
离离侵阶除,排闼一何肆。
暂托一日欢,邻里助挥置。
垂萝戒勿剪,蟋蟀或居笥。
岁晏节候催,气肃入衣被。
微吟爱凉影,独夜不可寐。
内观无萦怀,万象静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