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危冠白鹤翎,王侯争奉讲真经。
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风雷役六丁。
岂为出神骑竹杖,每因施法别松庭。
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
黄玉危冠白鹤翎,王侯争奉讲真经。
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风雷役六丁。
岂为出神骑竹杖,每因施法别松庭。
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形象与修为,充满了神秘与超凡脱俗的气息。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道士的非凡能力和深邃的修行境界。
首句“黄玉危冠白鹤翎”,以“黄玉”形容道士的冠饰,既显贵重又具仙气;“白鹤翎”则暗示其与仙鹤有关联,象征着高洁与脱俗。这样的装扮不仅体现了道士的身份,也预示了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王侯争奉讲真经”一句,点明了道士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王侯贵族竞相向他请教修炼之道,说明了其学识与修为的卓越,以及在当时社会中所拥有的崇高威望。
“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风雷役六丁”进一步展示了道士的超凡能力。肩摩日月,意味着他能与天地并肩,掌握宇宙的规律;手捏风雷,役使六丁,显示出他能够操控自然之力,驾驭风雨雷电。这种描述不仅夸张地表现了道士的神通广大,也表达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和崇拜。
“岂为出神骑竹杖,每因施法别松庭”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道士并非依赖外在工具或仪式来施展法力,而是凭借内在的修为和智慧。这不仅体现了道家修行的核心理念——内观自省,也暗示了道士的法术源自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最后两句,将场景转向了道士修行的隐秘之所——朱明洞。这里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心灵与自然交流的场所。鸾鹤作为仙界的象征,乘机而至,等待着道士的召唤,暗示了道士与仙界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他在修行道路上的成就与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修为、深远的智慧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与追求。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南溪太史还朝晚,息驾江陵颇从款。
綵毫曾咏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
将花托意为罗敷,十七未有十五馀。
宋玉门墙纡贵从,蓝桥庭户怪贫居。
十年目色遥成处,公更不来天上去。
已嫁邻姬窈窕姿,空传墨客殷勤句。
闻道离鸾别鹤悲,藁砧无赖鬻蛾眉。
桃花结子风吹后,巫峡行云梦足时。
田郎好事知渠久,酬赠明珠同石友。
憔悴犹疑洛浦妃,风流固可章台柳。
宝髻犀梳金凤翘,尊前初识董娇饶。
来迟杜牧应须恨,愁杀苏州也合销。
却把水仙花说似,猛省西家黄学士。
乃能知妾妾当时,悔不书空作黄字。
王子初闻话此祥,索诗裁与漫凄凉。
只今驱豆无方法,徒使田郎号国香。
《国香》【宋·高荷】南溪太史还朝晚,息驾江陵颇从款。綵毫曾咏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将花托意为罗敷,十七未有十五馀。宋玉门墙纡贵从,蓝桥庭户怪贫居。十年目色遥成处,公更不来天上去。已嫁邻姬窈窕姿,空传墨客殷勤句。闻道离鸾别鹤悲,藁砧无赖鬻蛾眉。桃花结子风吹后,巫峡行云梦足时。田郎好事知渠久,酬赠明珠同石友。憔悴犹疑洛浦妃,风流固可章台柳。宝髻犀梳金凤翘,尊前初识董娇饶。来迟杜牧应须恨,愁杀苏州也合销。却把水仙花说似,猛省西家黄学士。乃能知妾妾当时,悔不书空作黄字。王子初闻话此祥,索诗裁与漫凄凉。只今驱豆无方法,徒使田郎号国香。
https://shici.929r.com/shici/xicI6sv6f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