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其七》
《寄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其七》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细柳真将军,劲气可立懦。

向来拯时危,功略天下半。

屡诏不肯起,出处悬自断。

十载山泽游,万念春冰涣。

何当求识面,介子同里闬。

(0)
翻译
细柳真将军,威猛能激励怯弱。
他历来拯救危难,功绩几乎占天下一半。
多次被召而不肯应命,进退由自己决定。
十年间在山野湖泽间游历,万千思绪如春冰消融。
何时能有机会相见,如同介子推那样志同乡邻。
注释
细柳:形容柳树生长繁密,象征人物的坚毅。
将军:指有威望和军事才能的将领。
劲气:强大的气势或精神力量。
懦:胆小、软弱的人。
向来:一直以来。
拯时危:挽救时局的危难。
功略:计谋和功绩。
天下半:几乎占据天下的一半。
屡诏:多次接到朝廷的征召。
不肯起:不愿意出仕。
出处:出仕与隐居的选择。
自断:自行决定。
山泽游:在山林湖泽间漫游。
万念:各种思绪。
春冰涣:比喻心情开朗,如春冰消融。
何当:何时能够。
求识面:希望能见到面。
介子:古代隐士介子推的典故。
同里闬:志同道合的邻里。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英雄将领赞美之情的诗句。开篇“细柳真将军,劲气可立懦”两句,便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英勇无畏、气势非凡的将军形象。“向来拯时危,功略天下半”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将军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壮举和不世出的赫赫战功。诗中“屡诏不肯起,出处悬自断”则透露出这位将军不为荣华所动,坚守节操的高尚品格。

下片“十载山泽游,万念春冰涣”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思索。最后两句“何当求识面,介子同里闬”,则是诗人对于能与知己相见的心愿和渴望,这里的“介子”可能指的是一份深厚的情谊或是一段美好的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将军的赞美,表达了对忠勇不屈、坚守节操之士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中流露出的一丝感伤与无奈,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个体命运的小小。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外·其一

木叶萧萧下,閒阶秋色催。

衣同寒到否,半臂手亲裁。

(0)

华阴道中

柳拂秦关道,云山过几重。

前村知不远,花外一声钟。

(0)

读史·其十四

习惯若性成,疾难破沈痼。

有汉桓少君,闻义顿改素。

鲍宣淡纷华,美饰触其怒。

毁妆富不骄,守约穷能固。

提瓮汲清泉,挽者著短布。

即境以炼心,随遇安常度。

士志虽足多,妇行良可慕。

(0)

戊辰九月将从楚游留呈两大人兼别弟妹·其五

自我之出矣,手足毋参商。

加餐各努力,云路同翱翔。

晨昏赖弱妹,珍重娱高堂。

上慰双亲心,下减余愁肠。

行矣何可言,问天殊苍凉。

(0)

春闺杂咏

湘帘半卷梦初醒,閒听争巢燕子鸣。

人静绿窗春昼永,落花如雨点棋枰。

万籁无声天地空,帘钩摇荡画阑风。

楼台十二明如雪,知是银河月正中。

(0)

秋窗夜课风雨鸣檐百端交集凄然成咏·其一

竟夕吟未已,翛然对短檠。

无家成濩落,有梦未分明。

秋老江湖色,风高鼙鼓声。

残篇空自检,幽恨总难平。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