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洛社留寄李耕隐》
《过洛社留寄李耕隐》全文
明 / 朱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故人近住林之东,相望草堂云气中。

旧时松竹想无恙,暇日琴樽谁与同。

作赋应能继潘岳,隐耕元不让庞公。

过门不入非为慢,两鬓尘埃愧转蓬。

(0)
鉴赏

此诗《过洛社留寄李耕隐》由明代诗人朱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友情的怀念。

首联“故人近住林之东,相望草堂云气中”,开篇即点出友人居住之地,以“林之东”和“草堂云气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超然的氛围,暗示了友人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同时,“相望”二字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却心系彼此的情谊。

颔联“旧时松竹想无恙,暇日琴樽谁与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旧时的松竹是否依旧茂盛,而自己在闲暇之时,又将与谁一同弹琴饮酒,共享这份宁静与欢愉。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颈联“作赋应能继潘岳,隐耕元不让庞公”,是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高度赞扬。诗人认为友人不仅能够写出媲美古代文人潘岳的佳作,其隐居耕种的生活方式也丝毫不逊色于历史上的隐士庞公。这里既是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其生活方式的推崇。

尾联“过门不入非为慢,两鬓尘埃愧转蓬”,则是诗人自谦之语。面对友人的居所,诗人选择不打扰,这并非怠慢之意,而是因为自己的生活状态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内心感到惭愧。这一联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友情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环境的描绘、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对友人才华与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诗人自我反省的表达,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朱綝
朝代:明

朱綝,字士林,泰兴人。洪武间以诗累安置云南。
猜你喜欢

郊祀庆成三首·其三

广乐锵鸣列炬燃,礼成犹想吉初蠲。

鸳班夜贺天颜喜,宝仗朝回物采鲜。

万姓竦瞻双凤阙,一封飞下九重天。

乾坤清晏欢声满,今次郊禋尽胜前。

(0)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三

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

汪汪波万顷,未许儿辈窥。

(0)

郑漕生辰二首·其一

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

谁云学则然,要在成以性。

我公钟间气,异禀刚且劲。

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

超然是非表,烛物眼常净。

还将溟渤量,一了百川竞。

由来仁者寿,兹理天所命。

欲知椿龄永,视此宽平政。

桂花弄小春,晚香适再盛。

年年几望月,影泛杯中圣。

尚书心如水,远裔有馀庆。

何以继清风,家声南北郑。

(0)

岁晚泊姑苏用吕居仁舍人韵二首寄孟信安·其二

睡稳窗迟晓,愁多鬓易秋。

祇堪浮小艇,不拟上西楼。

无尽江山景,须陪杖屦游。

一区何日办,孰为我公留。

(0)

外舅庄子尚生辰·其一

祥光昨夜拥冰轮,南国初生瑞世人。

倚马高文追异代,憩棠馀爱在斯民。

吟毫剩借江山助,诏墨行颁雨露新。

要识漆园非浪语,传家重看八千春。

(0)

四老堂诗·其一

好上清班冠紫宸,抽身便作最閒身。

疏梅茂竹几多目,曲槛方池随处春。

两两脊令听自好,重重华萼见长新。

灵椿一树婆娑甚,稳覆家庭四老人。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