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三》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三》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

汪汪波万顷,未许儿辈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仲并所作,名为《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其高寿与德行的赞颂。

“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这两句开篇即设置了一个庄重而感人的场景,全璧公即将离开,他的归去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叹息和关注。这里通过“全璧公”的称呼,表达了对其身份地位的尊崇,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不舍的情绪。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诗人以古代君臣之间的礼节——三跪九叩首的最高敬礼来形容对全璧公的敬重之情。历年累月的时光流转,也映衬出全璧公的高寿和德行。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这里运用了水流遇到险滩的比喻,暗示全璧公面临着人生的考验,但他的道德却如同一条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大河,自有其深远和坚定。

“汪汪波万顷,未许儿辈窥。”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广阔水面上波澜壮阔的情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未来世代是否能够领略全璧公德行的含蓄与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全璧公离去的描述,以及对其德行和高寿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题禾川龙飞英疏荣阁

堂扁朱书字,何人可得之。

三衙新统帅,六馆老宗师。

文武无穷意,江山不尽诗。

亲恩如可报,会有报君时。

(0)

同许从道登琼翠阁

清潭石洞游俱遍,最后来寻此阁遨。

树木满林成芘荫,溪山围县恰周遭。

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

明日重阳吾未去,更于何处可登高。

(0)

再游仪真呈张使君

江淮冠盖闹如林,求一己知何处寻。

风月欲谈嫌许事,山川不险似人心。

使君德量如天远,举子科名自陆沉。

秋气未悲先泪下,黄花虽好不曾簪。

(0)

蕲州道中

如箭阴风劈面吹,雪花斜夹雨垂垂。

胸中自有平戎策,路入蕲州冷不知。

(0)

句·其五

晨瞻北斗天何远,梦断南柯日未沉。

(0)

槐影已高公事少,蒲鞭不试讼庭閒。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