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事四首·其一》
《书事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高斯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晨炊出避寇,中夜尚伤弓。

赤地眠枯秸,青天入短篷。

可怜穷白叟,所至聚黄童。

老耳虽多聩,时闻话相公。

(0)
翻译
清晨做饭出门躲避敌寇,半夜还心有余悸担心被射中。
在荒芜的土地上,我躺在干枯的稻草上,抬头看见的是青天,钻进简陋的小篷中避风。
多么可怜的贫穷老人,每到一处都聚集起一群小孩。
虽然耳朵已老迈失聪,但偶尔还能听到孩子们谈论‘相公’的话语。
注释
晨炊:清晨做饭。
避寇:躲避敌寇。
中夜:半夜。
尚:还。
伤弓:担心被射中(比喻战乱中的危险)。
赤地:荒芜的土地。
枯秸:干枯的稻草。
短篷:简陋的小篷。
可怜:可怜。
穷白叟:贫穷老人。
黄童:小孩。
老耳:老迈的耳朵。
多聩:失聪。
相公: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一位贫穷老人的生活情景。首句"晨炊出避寇",写出了老人为了躲避敌寇,清晨就匆忙准备炊事出门的艰辛。"中夜尚伤弓",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持续和老人内心的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心有余悸。

"赤地眠枯秸",形象地描绘了老人在荒芜之地只能以枯草为床的困苦,生活物资匮乏。"青天入短篷",则写出老人在简陋的篷车下过夜,仰望星空,更显凄凉。

"可怜穷白叟",直接表达了对老人境遇的同情,"所至聚黄童",描述老人沿途聚集一群孩童,可能是为了寻求庇护或教育他们,显示出老人的责任感和慈祥。

最后两句"老耳虽多聩,时闻话相公",写老人虽然听力衰退,但仍然能听到孩子们谈论"相公"(可能指官员或领导者),暗含对社会安宁的期盼,希望有人能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年代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对和平与公正的渴望。

作者介绍

高斯得
朝代:宋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猜你喜欢

题东坡竹石

怪石岑崟当路,幽篁深不见天。

此路若逢醉客,应在万仞峰前。

(0)

木平和尚真赞

一尺三寸汗脚,草鞋挂龙床角。

他日清凉半座,果然未忘礼乐。

一一沤里木平,稽首一沤前觉。

(0)

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

江夏无双乃吾宗,同舍颇似王安丰。

能浇茗碗湔祓我,风袂欲挹浮丘翁。

吾宗落笔赏幽事,秋月下照澄江空。

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不嫌水厄幸来辱,寒泉汤鼎听松风,夜堂朱墨小灯笼。

惜无纤纤来捧碗,惟倚新诗可传本。

(0)

答余洪范

倒海弄明月,伐山茹芝英。

婆娑一世间,浩荡怀友生。

佳人貂襜褕,眉宇秋江晴。

胸怀府万物,器识谢群英。

赠我白雪弦,此意少人明。

别怀数弦望,相思何时平。

犹忆把樽酒,夜谈尽传更。

(0)

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颍川水。

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

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

竹萌粉饵相发挥,芥姜作辛和味宜。

公庭退食饱下箸,杞菊避席遗萍齑。

雁门天花不复忆,况乃桑鹅与楮鸡。

小人藜羹亦易足,嘉蔬遣饷荷眷私。

吾闻石耳之生常在苍崖之绝壁,苔衣石腴风日炙。

扪萝挽葛采万仞,仄足委骨豺虎宅。

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

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鲑菜烦嘉禾。

愿公不复甘此鼎,免使射利登嵯峨。

(0)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

枯桑最知天风高,旅人更觉时序迫。

去年解官出北门,犹缆江船依贾客。

狙公七芧富贵天,喜四怒三俱可怜。

湖口县前教战鼓,声到浔阳渡头船。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