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桑最知天风高,旅人更觉时序迫。
去年解官出北门,犹缆江船依贾客。
狙公七芧富贵天,喜四怒三俱可怜。
湖口县前教战鼓,声到浔阳渡头船。
枯桑最知天风高,旅人更觉时序迫。
去年解官出北门,犹缆江船依贾客。
狙公七芧富贵天,喜四怒三俱可怜。
湖口县前教战鼓,声到浔阳渡头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浔阳江口阻风三日》。诗中,黄庭坚以枯桑比喻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沧桑,通过“枯桑最知天风高”表达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他以“旅人更觉时序迫”进一步强调了漂泊在外的紧迫感。
诗人回忆起去年解官离开北门的情景,仍然乘坐江船,依赖商贾同行,暗示了自己的仕途变迁和生活的不稳定。“狙公七芧富贵天”引用典故,寓言自己虽然境遇不佳,但心态上仍保持豁达,认为富贵与否皆由天定,表达了对命运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湖口县前教战鼓,声到浔阳渡头船”描绘了浔阳江口的战鼓声,这不仅是实写江边的军情紧张,也可能暗指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与现实交织,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崦抱溪斜,前朝辅相家。
遗基皆瓦砾,古木尚烟霞。
夙昔东山墅,留连上殿车。
虽云营退隐,未免逐豪夸。
事往如飞鸟,林空噪暮鸦。
池平无旧凤,堤坏有残沙。
野叟犹能说,樵夫亦共嗟。
至今岩石下,多长紫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