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枯桑最知天风高,旅人更觉时序迫。

去年解官出北门,犹缆江船依贾客。

狙公七芧富贵天,喜四怒三俱可怜。

湖口县前教战鼓,声到浔阳渡头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únyángjiāngkǒufēngsān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sāngzuìzhītiānfēnggāoréngèngjuéshí

niánjiěguānchūběiményóulǎnjiāngchuánjiǎ

gōngguìtiānsānlián

kǒuxiànqiánjiàozhànshēngdàoxúnyángtóuchuán

注释
枯桑:形容秋季的桑树叶子凋零。
天风:秋风。
迫:紧迫。
解官:离职官职。
北门:城北的出口。
贾客:商人。
狙公:猕猴的通称,这里比喻人。
七芧:七颗栗子,象征财富。
富贵天:因拥有少量财富而感到富贵。
可怜:引申为值得同情。
湖口县: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县。
教战鼓:训练军队的战鼓。
浔阳:地名,古代浔阳即现在的九江。
渡头船:渡口的船只。
翻译
枯桑深知秋风的凌厉,远行的人更觉时光紧迫。
去年卸任离开北城门,还系着江船依赖商旅为生。
猕猴拥有七颗栗子就感到富贵,无论是欢喜还是愤怒都惹人怜惜。
湖口县前响起练兵的战鼓,声音传到浔阳渡口的船只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浔阳江口阻风三日》。诗中,黄庭坚以枯桑比喻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沧桑,通过“枯桑最知天风高”表达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他以“旅人更觉时序迫”进一步强调了漂泊在外的紧迫感。

诗人回忆起去年解官离开北门的情景,仍然乘坐江船,依赖商贾同行,暗示了自己的仕途变迁和生活的不稳定。“狙公七芧富贵天”引用典故,寓言自己虽然境遇不佳,但心态上仍保持豁达,认为富贵与否皆由天定,表达了对命运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湖口县前教战鼓,声到浔阳渡头船”描绘了浔阳江口的战鼓声,这不仅是实写江边的军情紧张,也可能暗指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与现实交织,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游平泉作

一崦抱溪斜,前朝辅相家。

遗基皆瓦砾,古木尚烟霞。

夙昔东山墅,留连上殿车。

虽云营退隐,未免逐豪夸。

事往如飞鸟,林空噪暮鸦。

池平无旧凤,堤坏有残沙。

野叟犹能说,樵夫亦共嗟。

至今岩石下,多长紫薇花。

(0)

刘开府

京口刘郎是穆之,风云未作苦栖迟。

金盘一石槟榔赠,可得当年是讳饥。

(0)

岁晚沈痾诗

风将夜共静,空与月俱明。

烛滴龙犹伏,垆开凤欲惊。

叶飞林失影,冰合涧无声。

太息兴床念,宁敢离衣行。

唯畏残藤尽,不闻桴鼓鸣。

(0)

行者歌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

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0)

阎立本秋岭归云图二首·其二

盘纡径路却何之,中有居人未卜谁?

百丈飞泉云外落,一林霜叶九秋时。

(0)

白翎雀歌

乌桓城下白翎雀,雌雄相呼以为乐。

平沙无树托营巢,八月雪深黄草薄。

君不见旧时飞燕在昭阳,沈沈宫殿锁鸳鸯。

芙蓉露冷秋宵永,芍药风暄春昼长。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