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桓城下白翎雀,雌雄相呼以为乐。
平沙无树托营巢,八月雪深黄草薄。
君不见旧时飞燕在昭阳,沈沈宫殿锁鸳鸯。
芙蓉露冷秋宵永,芍药风暄春昼长。
乌桓城下白翎雀,雌雄相呼以为乐。
平沙无树托营巢,八月雪深黄草薄。
君不见旧时飞燕在昭阳,沈沈宫殿锁鸳鸯。
芙蓉露冷秋宵永,芍药风暄春昼长。
这首《白翎雀歌》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通过描绘白翎雀的生活场景与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
首句“乌桓城下白翎雀”,以乌桓城为背景,引入了白翎雀这一形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雌雄相呼以为乐”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白翎雀之间的互动,赋予了它们生命与情感,展现出自然界中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平沙无树托营巢,八月雪深黄草薄”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季节的变换,通过“平沙”、“无树”、“雪深”、“黄草薄”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冬日荒原的凄美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适应力。
接下来,“君不见旧时飞燕在昭阳,沈沈宫殿锁鸳鸯”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以飞燕在昭阳殿的旧事为喻,表达了对过去繁华与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感慨。通过“沈沈宫殿锁鸳鸯”的描述,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也隐含了对权力与爱情的复杂思考。
最后,“芙蓉露冷秋宵永,芍药风暄春昼长”两句,以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为线索,分别描绘了秋天与春天的景象。前者“芙蓉露冷”、“秋宵永”,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秋夜意境;后者“芍药风暄”、“春昼长”,则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温暖明媚的春日风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
整体而言,《白翎雀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