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歌·其一》
《折杨柳歌·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上马折杨柳,杨柳郁葳蕤。

马上吹长笛,愁杀虏家儿。

(0)
鉴赏

这首诗《折杨柳歌(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代送别场景中的情感与氛围。

“上马折杨柳”,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主题,杨柳作为离别时常见的植物,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杨柳的茂盛生长,郁郁葱葱,不仅渲染了离别时的环境氛围,也暗示了离别之情的深厚与绵长。

“马上吹长笛”,在即将分别之际,主人公选择吹奏长笛,这不仅是对离别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情感的寄托。笛声悠扬,穿越时空,传递着不舍与哀愁,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愁杀虏家儿”,这句话将情感进一步深化,不仅指出了送别者内心的愁绪,还暗示了被送者可能面临的孤独与忧伤。这里的“虏家儿”可能指的是被送者所属的族群或身份,强调了离别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触及到了更广泛的社会情感。

整首诗通过“上马折杨柳”、“马上吹长笛”和“愁杀虏家儿”这三个画面,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送别场景,表达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离别主题的独特理解和艺术处理。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三和镜中我

百骸虽在果谁亲,本地风光见是真。

隐几正忘吾与我,开奁忽讶彼何人。

叔敖还许伶优学,西子何如里妇颦。

遥想当年游镜殿,化身千百未为神。

(0)

清晓

清晓沉思自点头,年将八十又何求。

便令鸱阁扶鸠杖,底似渔矶弄钓舟。

邓禹不妨嗤寂寂,司空自信合休休。

年来点校书多在,但嘱儿曹著意收。

(0)

别吴帅恕斋·其一

学问功深道得民,但曾补处誉俱新。

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

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

前贤好事推行遍,玉帐如今有几人。

(0)

晨兴闻檐雀作

晨起喧喧暮自栖,梦回每每当闻鸡。

有渠何用门前客,廷尉当年见处低。

(0)

和春谷用弓字见寄·其二

星晓有残月,明明挂一弓。

四天垂野外,万象蓄山中。

水动知冰薄,林疏见谷穹。

傍人应比我,观物邵家翁。

(0)

雨中怀后村石塘之约爽矣

好读书多昼苦短,细行历到岁其除。

无端竹雨萧萧下,可奈松风谡谡如。

更仆诗来几满箧,过门约在待安车。

大寒不出空回首,何日同观濠上鱼。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