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奉山陵泪两垂,提携鞠育赖仁慈。
松林转盛青如许,鬓发劳伤白所宜。
屈指多年思慕永,深惭暮景远来迟。
珠邱玉殿依然觐,悲想音容寸晷移。
拜奉山陵泪两垂,提携鞠育赖仁慈。
松林转盛青如许,鬓发劳伤白所宜。
屈指多年思慕永,深惭暮景远来迟。
珠邱玉殿依然觐,悲想音容寸晷移。
这首诗是清初皇帝玄烨在五十五年冬季拜谒陵墓时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先皇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拜奉山陵泪两垂,提携鞠育赖仁慈”,开篇即以“泪两垂”描绘出拜谒陵墓时的哀伤情绪,同时点明了先皇对其成长的提携与养育之恩,体现了对先皇的深厚感激之情。
颔联“松林转盛青如许,鬓发劳伤白所宜”,通过描写松林的茂盛和自己的鬓发斑白,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老去,同时也暗含着对先皇英灵的怀念。
颈联“屈指多年思慕永,深惭暮景远来迟”,诗人以屈指计算的时间长度,表达了对先皇的长久思念,同时也对自己未能更早前来拜谒的愧疚之情。
尾联“珠邱玉殿依然觐,悲想音容寸晷移”,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虽然已能再次见到先皇陵寝中的景象,但内心仍充满悲伤,对先皇的声音面容记忆犹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念之情愈发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玄烨对先皇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无情、天生两毂,驱人万里千里。
文人处处文星照,四海皆成兄弟。行未已。
算北去南来,总是销魂地。征鞍且系。
看瘦损腰围,凋残鬓影,憔悴已如此。
垂髫日,怜我茕茕无倚。叨公十载青睇。
同贫未了还同病,如此师生能几。思仔细。
若负了公恩,有似江心水。一声去矣。
觉绛帐何情,吟坛何主,留住也无计。
入秋天气多风雨,幽怀更添凄楚。
杨柳到西风,也飘零无主。蛾眉惊老去。
争怪得、鬓丝如许。休去登临,乱山只在,晚蝉嘶处。
日暮翠衣单,清霜早、已上碧梧高树。
独自倚阑干,念荒城砧杵。天涯谁共语。
浑冷落、旧游俦侣。只除是、第二桥边,问那时鸥鹭。